1949年9月19日绥远和平起义,包头市内区划未变,仍设市。1954年1月撤绥远省,包头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3年在包头市旧城以 西的昆都仑河岸兴建包头钢铁厂,昆都仑、青山两个新市区也开始兴建。1956年8月15日包头市人民政府迁往昆都仑区,老包头城建制改为市属东河区。新建 市区的快速发展,使得包头城市的中心向西部偏移,东河区这个曾经的水旱码头、西北重镇,和晋商的命运一样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晃就是五十年。
2003年夏,以复兴东河区为目的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此落户。很快,以“保护自然与建筑遗产、复兴商贸地区传统、改善地区环境”为指导思想的 “东河区老包头城北梁核心区”改造项目于2004年开始启动,然而“自然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在开发商追求经济效益的现实面前似乎显得过于苍白无 力,晋商留给包头的最后一抹记忆也随着假古董建筑的完工被撕得粉碎,留下的只是那些寻访者欲言又止的遗憾。
以简单求生为目的的“走西口”成就了纵横天下的晋商之梦,包头城也以其自有的方式记录了晋商三百多年的荣辱,包头城不仅是物质性的,也是晋商 塞外精神的栖息地。人们不应在匆忙改善包头旧城物质性的同时,遗忘甚至毁掉延续历史印记的商铺旧址、晋风建筑,而应珍视那些有幸逃过无数劫难的街巷院落, 存一份相对完整的晋商记忆给城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