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绵竹木版年画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木刻画。因产于四川绵竹县而得名。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盛产竹子,其中最为著名的绵竹是造纸的上好材料。绵竹木版年画技艺主要分布在绵竹市城区剑南镇和北部的拱星镇、清道镇、新市镇、孝德镇等地。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山海经》等记载相传在东海渡朔山上有一棵弯曲伸展三千里的大桃树它的枝丫一直伸向东南方的鬼门山洞里的鬼神都要由此出入树下有两位神将把守是哥俩名叫神荼读音伸舒、郁垒读音郁律。他们发现有害人的恶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虎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从周代起每逢年节人们便用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像悬于大门或寝室门两侧用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后来唐代又出现了能镇邪纳祥的秦琼、尉迟恭的画像这以后门神就越来越多了。不过以往的门神包括由门神演变而成的中国年画多由画师手工画成直至宋代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木版年画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和发展起来。待到明清以后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规模的中国四大年画制作中心。即四川的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被誉中国年画四大家"。乾隆、嘉庆年间绵竹有大小年画作坊300余家年画专业人员逾千人年产年画1200多万张产品除运销湖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和西南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清代乾隆以后绵竹木版年画代出名师从未间断现在这一技艺的主要传承人有李方福、陈兴才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绵竹木版年画在多次政治运动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不少传承人被剥夺了绘画的权利古版亦遭破坏。近20年来年画的制作与生产虽已恢复但市场开始萎缩因此有的传承人卖版子毁笔不再从事年画制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