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杨复兴先生的长子杨正在卓尼出生。1958年由于藏区局势出现动荡,杨正随母亲来到北京住在外祖父家,并一直在京城读小学和初中。1966年爆发的文革动乱,再次残酷地改变了杨土司家族和杨正本人的命运。他的外祖父达理扎雅亲王被“红卫兵”押回内蒙“批斗”,1968年11月在巴盟被迫害致死。杨正与所有同龄人一样,不得不离开校园,1969年1月作为知识青年,来到陕西延安插队落户。三年后他又调回兰州,先后做过泥瓦工、车工和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杨正考上了甘肃师范大学政治系。
作为王公贵族的后裔,杨正在校期间学习最多最认真的却是《资本论》和《马恩全集》,他还大量研读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等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这一阶段学习的积淀,为他日后在基层从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1981年杨正返回卓尼做中学老师。1983年,32岁的杨正被提拔为副县长,三年后他当上了卓尼县县长,在家乡一共工作了六年时光。他随后调回兰州,在甘肃政法学院任组织部长、公安分院党总支书记等职。杨正先生作风勤奋而质朴,性格坦诚而直率。他身着摄影记者的黄色背心,一路上不知疲倦地四处奔波。与一般人的想像大不相同,在杨正身上继承了其祖父与父亲的睿智、高尚、亲民与仁义,却毫无王孙贵胄的骄横、奢华与傲慢。虽然少不了应酬的场合,但这位王公子弟拒绝社会上及现今官场的恶习,不嗜烟酒,不讲排场,不求享乐,卓尼人看来也都对很了解老县长的脾气,在对他的行程安排中,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我觉得杨积庆土司与记者范长江身份不同,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那个极为特殊和关键的时刻,机缘汇聚彼此相见,随后又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革命和国家与民族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事迹将永世流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