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色
按照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标准,大力开展城市道路、办公区和居民区绿化工作,确立了“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绿化思路,因路造景,因景配绿,植物造型灵活多样,花木配置简洁明快。积极推进庭院绿化、拆墙透绿、大树进城等工程,在充分保护现有生态、地貌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坚持外来植物和乡土植物相结合,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面成林”的绿化格局,营造了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徜徉在新区,到处是花团锦簇,景色怡人,呈现出“人在绿中走,车在树下行,楼房花中卧,城居森林中”的动人画卷。新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城市建设截止到2007年底,新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38亿元。累计修建城市道路59条(段),103公里;城市绿地面积达到734.8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150.1万平方米,建成公园、广场、街头绿地25处。城市绿地率达到38.3%,绿化覆盖率达到40.4%;房地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截止共建成住宅面积403万平方米,同时,利用矿务局热电厂发电余热建设了2×135MW热电联供项目,供热面积达250多万平方米。投资1.2亿元的淇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5万吨。建设了工业用气和西气东输工程,居民天然气使用普及率达到95%以上。鹤壁火车站每天有21对京广线直快、特快列车在新区停靠。2006年,以生态保护与绿化建设为主题,获得省级园林城区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城市管理,随着新区城市规模的扩大,加强了市容市貌管理改革力度,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城市品位。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建成并运行了城市管理数字化地理信息平台,实行了城市绿化、环卫、市政等网格化管理模式,制定了较为科学的综合考核办法,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新区公共卫生覆盖率达到100%,卫生监测率达95%以上,城市垃圾处置率达到98%以上。建立了9个社区,每个社区按照“五位一体”的原则,设置了党支部、居委会、警务室、文化站和服务中心等机构。
社会事业,新区共建成小学5所、初中4所、高中2所、大学1所,在校生近2万人,满足了不同学历层次的需求,初步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健全,已建成8所医院;建成6家星级宾馆,新区具有了一定的接待能力;文化中心和游泳馆已投入使用,街头游园、健身路径布局基本合理,提高了新区的文化品位。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群众生活质量逐年提高。
城中村改造 开发区共有行政村19个,新区已完成了打柴口和王升屯两个村的改造工作。2006年,按照撤村并点、统一迁建的思路,启动了新区南部2个村民安置小区建设,两个小区一期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将完成郭小屯村搬迁任务和崔庄村涉及湘江路拆迁的村民安置任务。大赉店村将作为改造重点,积极推进,其它各村将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村一策的办法加以改造,各村都正在制定或修改村庄改造方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