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文化

家乡区县: 湖北省天门市

      天门文化底蕴厚重,特色鲜明,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历史文化有:填补历史空白的"石家河文化"、名扬海内外的陆羽茶文化、"敢为人先、敢闯天下"的侨乡文化、声名远播的"状元"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繁育出异彩纷呈、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天门民俗文化。天门蒸菜、天门曲艺、天门民歌、天门花鼓戏、天门渔鼓、天门皮影和天门糖塑等民间民俗文化韵味独特,堪称文化瑰宝。天门糖塑、天门民歌进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荣获"中国蒸菜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 我市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并再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石家河文化
     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4600-4000年,面积约8平方公里。遗址中心区有一座古城,面积达1。2平方公里,居住有3万多人口,号称"史前大都"。以石家河遗址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以石家河为中心向外传播,北扩及豫西南、南延至湘北一带,影响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石家河文化的发掘和研究,不仅打破了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惟一发源地的传统学说,还雄辩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湖北的石家河与山西的陶寺、浙江的良渚,在新石器时代形成文化三足鼎立之势。石家河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其生产技术、社会制度、宗教寄托等极具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代表性。石家河文化的陶塑品以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在我国原始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
 

陆羽茶文化
     陆羽(公元733年-804年),天门竟陵人(今天门市人),是唐代杰出的学者,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茶经》的流传,对后世茶叶生产和茶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人以其茶学成就祀为"茶神",被后世翻译成英、法、日、韩等多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被尊为"茶圣"。2013年,修葺一新的陆羽故园(原西湖公园)对市民开放;2014年11月,茶经楼正式对外开放。

 

田俊鹏(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