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5岁的张海于1994年从警,2011年任交警大队交管中队指导员,近20年始终坚持工作在交警一线。今年以来,经他处理的交通事故660余起,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31起,抓获逃犯25人,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了诸多财产损失,他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之为执法办案的能手,公安信息化应用的尖兵,调解事故的行家,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化解事故矛盾 他是行家里手
一起交通事故处理下来,一个字“难”,如果能让双方都满意,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今年以来经他的手调处的交通事故中,就有20多起同时收到了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他在调处中既注重公正执法,又融入人性化办案,既考虑肇事方赔偿能力,又力争为弱势群体争取最大的利益,总结出“四公调处法”。一是调查取证“全公正”。他对事故现场要求是及时、客观、全面地调查取证,做到现场勘查记录、现场图、现场照片及检验鉴定材料都准确无误,为事故公正处理打好了基础;二是集体议案“全公平”。交管中队制定了《交通事故认定集体议案制度》,张海总是带头执行事故认定“阳光作业”制度,对每起案件的责任认定都和分管副大队长、中队长、办案民警集中研究决定,为事故责任及时准确认定提供了保障;三是调处过程“全公开”。中队在办案区每间办公室都安装了摄像头,实行事故调处过程全程摄像,从事故当事人到场、公开质证、到明确处理的理由和依据、公布认定结论,全程公开,保证了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权,确保了事故调处无异议;四是定期回访“全公论”。事故处理完毕后,张海总是对重大和疑难交通事故定期跟踪回访,从而及时掌握处理后续发生的情况,有效防止了旧矛盾升级或产生新的矛盾。张海就是这样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手,从小节着力,从小案着法,从小纠纷着调,从小隐患着除,件件桩桩,处处体现警民心连心。
查处肇事逃逸 他是排头尖兵
对逃逸案件,张海总结出:要细心观察现场蛛丝马迹,耐心走访每一名可能目击知情者,运用科技信息化手段,综合分析得出结论。2103年1月4日晚,浠英线牛头山路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肇事案,张海主动请缨并勘查事故现场,由于没有目击者,查证十分困难。张海想到从方位上、时间上延伸查找肇事车辆,在掌握交通卡口信息后,经过大量的比对工作,终将这一重大交通事故逃逸案告破。5月22日19时许,在辖区汪岗至杨祠落马垱路段,一摩托车驾驶人倒地后死亡。在其所骑摩托车上并没有发现明显撞击破损痕迹。现场除死者倒地受伤后的一滩血迹外,没有其它任何撒落物,事故有些疑似单方交通事故。案件发生后,张海本着对死者及其家属高度负责的精神,请来刑侦大队法医对死者进行尸检。又请来交通事故痕迹物证专家对摩托车进行检验确认,排除了摩托车单方事故的可能性。接下来几天几夜里,领衔主侦的张海带领民警对现场附近的落马垱、马石庙、牛王庙、杨花屋等4个行政村逐步进行排查。5月31日晚,张海在汪岗镇夏高河村进行再次走访排查时,发现该村夏某有重大嫌疑。当晚,夏某迫于压力主动到交警大队投案自首,并如实交待了肇事逃逸的事实。张海以其不畏艰难、不破不休的旺盛斗志,使交通事故受害人及其家属受伤的心灵得以安慰!
公正廉洁自律 他践行诺言
他坚信自己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处理交通违法时,亲戚、朋友、同学希望从轻或不予处罚,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的一位亲戚朋友因醉酒驾驶机动车,承诺只要放他一马会给好处,张海不为所动,亲自采取血样、固定证据,直到移送追究其刑事责任。交通事故调处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直接利益,但面对亲情、友情、人情的干扰,甚至威胁、利诱,张海毅然不为情感和个人利益所动,坚持用正面典型来激发自己的热情,用反面典型案例警醒自己,在金钱和人情面前他一次次经受住了考验。他所办理的案件中从未因处理不公而引发群众投诉、举报、复议或上访事件。每年的春节和重大节假日,也是交通事故频发期,随时都要接处警,张海很少能回家看望父母或与家人团聚,几乎没有能休息一个假日、年休假,都是在带头值班和帮民警顶班中度过。在“大家”与“小家”的天平上,张海毅然选择了前者。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zhouweiyi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