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芒市风土人情

家乡区县: 云南省芒市

 芒市地处云南西部,德宏州东南部,位于东经98°05′—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4%,坝区(含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占26%。东、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江(陇川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3公里。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5个县市之一。市政府驻地芒市镇(城镇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同时是州府驻地,陆距省会昆明679公里,空距427公里。境内320国道贯穿南北,有芒市至象滚塘,芒市至回贤等乡村道路,交通网络发到。芒市大河沿西而过,板过河、南秀河穿城而过,境内河流众多,水利资源丰富。最高海拔2377米(背阴山主峰),最低海拔807米(广母村)。
芒市与缅甸毗邻,长期以来,芒市边民与缅甸边民跨境面居,边民互市历史久远。全市有遮放、芒海、勐戛、中山5个乡镇的33个自然村与缅甸贵概县接壤,拥有5条通商通道,具有陆路边贸区位优势。5个县(市)之一,地处云南西部,德宏州东南部,位于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85%,坝区占15%。东、东北接保山市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江(龙川江)相望,南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68.23公里。市政府驻地芒市镇(城镇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同时是州府驻地,陆距省会昆明679公里,空距427公里芒市与缅甸毗邻,长期以来,潞西边民与缅甸边民跨境而居,边民互市历史久远。本市的遮放、东山、芒海、勐戛、中山5个乡镇的33个自然村与缅甸贵概县接壤,拥有5条通商通道,具有陆路边贸区位优势。目前,德宏州已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边境贸易口岸,设有芒市海关、州动植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003年10月,芒市已申报芒海镇为国家二级口岸,未果2004年,芒市有77373户,34.3416万人,比上年增加4032人,增1.19%。人口出生率14.57‰;人口自然增长率9.8‰。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6.6068万人,占77.48%;非农业人口7.7348万人,占22.52%。汉族17.067万人,占总人口49.7%;当地少数民族人口16.8072万人,比上年增1377人,占总人口的48.94%。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傣族12.5193万人,占总人口的36.46%;景颇族2.8644万人,占8.34%;阿昌族0.1788万人,占0.52%;傈僳族0.3183万人,占0.93%;德昂族0.9264万人,占2.7%;其它少数民族0.4674万人,占总人口的1.36%。

芒市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芒市作为地名,早在唐代樊绰的《云南志》中就有记载。芒市作为政区名称使用也很早,元代设芒市路,明清时期分别设芒施府、芒市长官司等,迄今为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傣族和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在“芒市”繁衍生息,“芒市”作为潞西市的历史地名,成为承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记忆符号,在当地和德宏全州都有普遍的认同感,在外界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只知芒市,不知潞西”,这句话真实地描绘出了?年7月以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名称混淆的尴尬。不少到德宏的外地客商和游客只知芒市而不识潞西,甚至发生身在潞西找不到潞西,到了芒市又要求去潞西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潞西”在地名使用上造成多重混淆,成为加快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瓶颈。一份对潞西市4751人进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赞成恢复历史地名,将潞西市更名为芒市的支持率达96.96%。   为传承历史、正本清源,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市名更名工作于2008年1月正式启动,于2010年7月12日得到国务院批准,8月23 日省政府通知将潞西市正式更名为芒市。“芒市”是国务院继1989年以后正式批准的唯一一个专名和通名只有两个字的县级市名称。“芒市”既是专名,其 “市”字又是政区通名。

行政区划  芒市辖有1个芒市镇街道、5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   街道:勐焕街道。   镇:芒市镇、遮放镇、勐戛镇、芒海镇、风平镇。   乡:轩岗乡、江东乡、西山乡、中山乡、五岔路乡。   民族乡:三台山德昂族乡遮放米德宏是着名的鱼米之乡,风调雨顺,土地肥沃,盛产粮食。

遮放米“芒市谷子遮放米”一说广为流传。据说遮放米曾是历史上有名的“贡米”,其米质晶莹剔透,米香十里之外可闻,难怪皇帝老爷要亲口尝一尝。

 

小叶片(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