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

家乡区县: 石家庄新乐市

枣是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树,也是枣树的成熟果实。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花小多蜜,是一种蜜源植物。果实枣,长圆形,未成熟时黄色,成熟后褐红色。可鲜食也可制成干果或蜜饯果脯等。营养丰富,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枣的品种繁多,大小不一,果皮和种仁药用,果皮能健脾,种仁能镇静安神;果肉可提取维生素C及酿酒;核壳可制活性炭。

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记忆里,总是有一颗结满果实的枣树。

许是情结,每每临近中秋,梦里便常常被枣儿气息埋住了身躯,枣儿的香甜在我朦胧的嗅觉中像是波浪,连绵扑来,将要窒息,终不愿醒来,宁愿在这芬芳浓烈的枣红中也破茧成蝶,继为佳话,永流传。

流传的不是百世之瞩目,而是我眷恋的情怀。

儿时,我的小姨,最喜欢我一头浓密的黑发,她魔术师般的整天忙着给我编各种花式的小辫,引的小伙伴们竞相跟随观看,羡慕的眼神呀,就快掉出来了,我总是笑嘻嘻地端出脸盆看着他们惊奇的表情,调侃道:“接你们的眼珠呀!”,心中的那个得意呀,堪比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女神的感觉呀!当然,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的,那时只是兴奋无比。

每天清晨,院里的枣树下,小姨早早准备好椅子,连声地唤我:梳头了!要好的小朋友听到喊声,也都跑来观看。其实,是看看我小姨心情好不,时间充裕不。碰上小姨不上班的时候,她会极有耐心地给所有来的小姑娘们都编上好看的辫子,然后逐个欣赏,如若不满意的,她会一遍又一遍地变换花样,知道大家喜笑颜开为止。

枣儿成熟的时候,小姨会用竹竿打下鲜枣,洗干净给小朋友们吃。一群花一样的小姑娘,头顶着漂亮的发辫,红苹果般的笑脸,兴奋的眼神,嘴里嚼着甜甜的枣儿,不是天使,又何比方?

天地间只留欢歌在飘扬,被枣儿压弯了腰的树枝,便也沉浸在这欢愉之中,不愿再挺拔了。

我喜欢吃煮熟的枣儿。小姨就会早些起来,把那些带着露珠的红的枣儿采下,煮好了,端放在那一小株桂花树边,任清爽的秋风伴着初升的太阳缓缓地拂过,暖阳将桂花的香,慢慢地烘烤在枣儿的灵魂中。坐在竹凳上,欢快地吃着温热适口的枣儿,甜甜的,带着阳光和桂花的香味,醉了我童年的记忆。

铭刻在血液中的快乐,始终在我的生命中流淌不息。

爱极了枣儿,爱极了小姨!小姨,就是我心中的女神。

像是爱我的每一寸肌肤。

每每看见饱满的枣儿泛着盈盈的光,都不能自控地想去抚摸,想用唇轻轻地吻,再度寻觅那童年的味道和我延绵的相思。

这情结,就深深滴镌刻在灵魂上,心的每一次悸动,都会让泪水不停滴滑落。懂我的小姨,每年都会给我寄来晒干的红枣。其实,现在的市场上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枣儿及其衍生产品,不乏精致美味。我只钟情那带着乡土味的纯粹的枣儿。可是,无论如何,只要看见那枣红的光芒,我总要心动,总要深情地回望,总会恋恋不舍。

哪里的故乡不深情?哪里的枣儿不香甜?

常常听见的经典歌谣“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那亲人尝一尝……",流传至今的还不是那份深情?只是给亲人的!端端的,鼻尖有些酸,脑海中,就像是经典老电影般地回放着小姨看着我吃枣时的柔柔的眼光,一个大大的特写,在喧嚣光璨的都市里,闪回着那黑白的,纯净的,爱怜的眼神。

听见那勾起记忆的歌谣,有个念头不停地敲打着心底:我不想长大!不想。

可是,枣树老了,我没能阻止地长大了。可那心结,那惦记却也疯长。在每年的中秋时节,在枣儿泛红的诗歌里,我想家乡的枣儿,那晨间阳光照过的枣儿,那煮熟的、秋风轻轻把它控制在36度,正好温润的枣儿。

我像一个断不了奶的婴儿,迷恋家乡!

我家乡的枣儿,能寻到小姨的微笑,能闻见小姨发髻上的桂花香。

那醉人的枣儿哟……

欢迎大家进入我的梧桐子主页哦http://www.wutongzi.com/uc/49455137.html这是我的能力秀主页还请多多留言哦http://wm23.cn/dameixiaole

电商-赵雪梅(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