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教育篇---衡水中学

家乡区县: 衡水市桃城区

学校简介

河北衡水中学创建于1951年,是河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学校位于京九铁路与石德铁路的交汇城市——衡水市,东临106国道,北临石黄、石德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南北穿行而过,交通便利。学校占地200亩,有7000名在校生,400名教职工。

近年来,学校按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求真务实、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恪守“追求卓越”的校训,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大力倡导“尊重的教育”,积极推进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学校还构建了“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运行模式,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益,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已于2011年9月26号隆重举行建校六十年校庆活动。因该校高考成绩突出,被某些媒体称为“大学生加工厂”

历史沿革

1951年,衡水县城里第一所初级中学“衡水县中学校”。

1952年,校名改为“衡水县初级中学”并规划石家庄专署领导。

1956年,校名改为“河北衡水中学”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高中。

1962年,河北省教育厅确定学校为全省十所重点中学之一。

1963年,河北省教育厅确定学校为全省首批“小宝塔”重点中学。

1968年,河北衡水中学归属衡水县领导。

1971年,校名改为“衡水县五七技校”。

1976年,校名改为“衡水县五七大学”,学制3--6个月。

1978年,校名改为“河北省衡水中学”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92年,撤销初中部,学校改为三年制高级中学。

1996年,学校上划地级衡水市,由市教委直管。

1997年,学校被正式批准为正县级单位。

1998年,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师资力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300名。其中,获国家级荣誉称号的12人、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的1人、特级教师12人、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28人、高级教师75人、硕士研究生6人、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的121人,有50余人获得省级荣誉称号。在这支优秀教师队伍的引领下,学生素质不断提高。近五年来,有500余名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奖,有222名学生夺得全国学科奥赛省赛区一等奖,其中22名学生勇夺全国金、银、铜牌,有300余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有9000余名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组织召开了10余次全国大型会议,先后选派200余名师生到国外考察培训,先后邀请50多位毕业于剑桥、牛津等国际知名大学的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并与英国罗杰·曼物兹学校,美国威廉·托门中学、查理·希尔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实现了彼此之间的深入交流和合作。这一切,为培养具有中国心、世界眼、现代脑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规模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七楼(三栋教学楼、四栋学生公寓楼)、五馆(图书馆、科教馆、求真馆、体育馆、莘元馆)、两场(中心花园广场、塑胶草坪运动场)、一中心(大型餐饮中心)。现在所有学生教室都有四大网络覆盖,即智能广播网、多媒体教学网、微机校园网、教学观摩网,并与衡水哈哈网结成网络互动联盟。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液晶显示屏电脑。一个现代化、人性化、数字化的绿色校园已经建成。

学校还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与英国罗杰·曼物兹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并实现了领导、师生定期互访。每年聘请毕业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外籍教师到校任教,并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和考察。

所获荣誉

2005—2006学年,学校获得“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双合格’优秀家长学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朝阳计划基地’”、“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首批“全国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实验校”、“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2005—2011年学校蝉联四届“中国百强中学”称号。

近年来,学校的素质教育办学经验引起了全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先后对此进行了大篇幅专题报道。三年来,有全国30个省的9万余名教育工作者前来考察学习,衡水中学被全国教育界誉为一个“教育的神话”、“全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宗旨理念

办学宗旨

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现代人

办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

校风校训

校风

博学 笃行 合作 进取

校训

追求卓越

教风学风

教风

爱生 严谨 善诱 创新

学风

厚积 有恒 深思 求异

微电影

2013年12月31日,衡水中学首部微电影《绽放梦想》在各大网站进行首映。此部微电影筹备拍摄将近2个月,片长18分钟,导演、演员等均为衡水中学在读学生。此片发布后,受到一致好评和赞誉。

《绽放梦想》讲述了在衡水中学普通的四个学生,他们都是有梦想的人,并且大家都为了各自的梦想不断努力直到成功。

社会评价

远近闻名的衡水第一中学​

中国恢复高考36年,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公。因而在落后地区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衡水中学则是一个例外。和大城市超级中学若干分庭抗礼不同,衡水中学在整个河北没有对手,且像一个反向“黑洞”般将石家庄乃至北京的优秀学生尽收门下。衡水这个经济省内倒数、曾经贫瘠的盐碱地也因这所学校而成为盛名远播的“教育名城”。一直以来,围绕衡水中学的质疑和获得的成绩一样巨大。作为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一次难得的“逆袭”,以半军事化管理、绩效量化等现代公司管理手段为特点的“衡水模式”在国内迅速传播并被争相仿效,一边被捧作济世良药,一边又被斥为应试教育的复辟和滥觞。如今,出身小城的衡水中学已经站到了当地“教育生态链”的顶端,并继续扮演着掠夺者的角色,令那些同样是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衡水中学带来的争论还远未休止。

超级高考工厂

2014年4月16日,被外界称为“超级高考工厂”的河北省衡水中学向全国3000多名教育同行开放。重庆晨报记者应邀走进这所传奇名校,探访这所“神一样”的高中是如何炼成的,以及一名衡水中学高中生钟表一样精确的普通一天。精确的作息,在这里没有时间聊天发呆谈恋爱 16岁的宋浩哲来自河北邢台,正在衡水中学读高一。小宋说,学校每天的生活安排得都非常密集,“为了保证不浪费一分钟的学习时间,每天的生活都像钟表一样精确,每个人都几乎形成条件反射。”小宋介绍,因为实在太忙了,除了课间休息和吃饭时间外,基本找不到时间和同学聊天,“在这里,你没有时间聊天、发呆,更没有时间谈恋爱。” 尽管衡水中学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也赢得了“高考流水线工厂”的外号,更是遭到“用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管理学生的非议”。尽管如此,梁辉说,衡水中学的模式将会在争议中继续,除非高考发生重大改变,否则教学模式不会改变。佐证他的一个观点是,在河北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模仿和移植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早起,跑操、喊口号。

王雅新❤(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