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水底的秘密——瘦西湖隧道

家乡区县: 扬州市广陵区

      扬州瘦西湖隧道3.6公里,设计为单管双层双向四车道。隧道主体盾构段采用14.93米的世界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要穿越长达1200多米的全断面硬塑黏土地层。这一隧道攻克了全断面硬塑黏土地层等世界性盾构施工难题,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全国建筑业绿色示范工程”荣誉称号。

      在2011年的8月21日,瘦西湖隧道修建工程终于在蜀冈瘦西湖景区内破土动工。该隧道是扬州市区文昌路以北一条贯穿东西的通道,处于扬州著名景区瘦西湖及古城遗址地下,隧道全长3.6公里,其中主体隧道段长1.28公里,于2014年9月19日通车。

      扬州瘦西湖隧道主体盾构段为全断面硬塑粘土地层,这种地质结构是盾构施工的世界级难题,因为盾构施工是刀盘掘进,泥浆出碴,不怕硬就怕粘。而扬州瘦西湖隧道采用的盾构机,是曾经在著名的南京长江隧道建设中使用的德国海瑞克公司生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是为砂砾地质结构量身定制的。用这种盾构机在全断面硬塑粘土地层施工,必须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这种改造在国内没有先例,又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在南京长江隧道使用过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全长134米,重约4000吨,直径达14.93米盾构机开始掘进刀盘直径14.93米、相当于5层楼高,由2万多个零部件组成。若聘请生产厂家德国海瑞克公司进行适应性改造,不仅造价高昂而且工期无法保障。中铁十四局集团决定自行改造。在国内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他们反复优化施工方案,精心进行修复改造,最后将盾构机盾尾的误差精度控制在两根头发丝直径的范围之内。他们自行设计的刀盘吊耳,摆脱了国外厂商的垄断,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巨额开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们成功改造的刀盘冲刷系统,解决了粘土糊刀盘的老大难问题,受到德国海瑞克公司专家的称赞。

      

      瘦西湖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唐城、宋城等历史文物众多,采用盾构施工方法能有效的保护文物,保护古城。

     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瘦西湖自古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因此瘦西湖隧道工程的施工,文保、水保、环保要求极高。为了实现“绿色施工”,建设方中铁十四局组织专家开展《蜀冈—瘦西湖风景区黏土地层泥水处理绿色环保关键施工技术》重大课题立项攻关。召开环保专家论证会,对原有南京长江隧道使用过的国内先进的泥水分离设备进行创新性改造升级,用于瘦西湖隧道泥浆处理,使大颗粒渣土得到了有效分离。

      而对于难以彻底分离的10微米以下颗粒,则用管道引至废弃池塘,把对瘦西湖的环境干扰降到最低。同时在施工扬尘、噪声控制、光污染控制等方面采取科学、全面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各项控制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

      工程建设必然会产生建筑垃圾。在建筑垃圾的控制和处理上,瘦西湖隧道工程将固体废物全部交由专业单位清运,规范处理。同时,在开工之初就制定了严格的建筑垃圾减量计划,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将每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严格控制在指标之内,并将其中有用的部分进行回收,回收利用率达30%。

      据测算,瘦西湖隧道工程的土方类建筑垃圾利用率大于60%。环保界专业人士赞誉:这是一项十分难得的成绩。

      由于在工程文保、环保、水保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在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的2013年第三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名单中,扬州瘦西湖隧道工程榜上有名。

梅川酷子(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