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

中文学名:普洱茶 别名:普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科:山茶科 属:山茶属 分布地区:云南勐海、思茅、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大理等地。

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普洱主要产于云南勐海、勐腊、普洱市、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西双版纳、其次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稀有种。野茶树(包括栽培型野茶树)又名普洱茶,在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其中云南有树龄达1800多年的“茶树王”,为目前较大的植株。

云南普洱茶的感官要求:其外型色泽褐红或略带灰白,呈猪肝色,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浓,用100%表示,厚次之,用80%表示,其他类推,醇 - 60%,和- 40%,平-20%,到了平的地步,就平淡如水了。

引用功效:

1. 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篇《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2. 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祛热疾。”

3.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鱼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呢不管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泻。”在其卷六《未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

4. 清,王昶《滇行目录》云:“普洱茶味沉刻,可疗疾。”

5. 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6. 清,阮福《普洱茶记》云:“消食散寒解毒。“

7. 清,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云:“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肃肺胃,明目解渴。

8. 《思茅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9. 《百草镜》云:“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火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三钱煎服,少倾尽出。费容斋子患此,以黑暗不治,得此方试效。

以上是历史对普洱茶功效的著述,从消食弃毒,理气去胀,清热化痰,刮肠通泻,驱风醒酒,除烦清心等综合方面地阐述了普洱茶的药效功能。

生、熟普洱茶性能和功效不一,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也不尽相同,随季节进行选茶变化,从而更好地根据茶叶特性、功效选择饮茶。

春季饮茶重养生 ,春季人体处于舒发之际,可选择有一定自然发酵程度的普洱茶或生熟混拼的普洱茶,这样的茶既有温性,又有活性,更利于散发冬天积郁在人体内的寒邪,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精神振奋,消除春困,增强疾病的抵御能力。

夏季饮茶益祛暑 ,夏季溽暑蒸人,此时宜饮生茶,其味略苦,茶性偏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生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饮之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增添营养之效。

秋季饮茶强健体, 秋季天气干燥,“燥气当令”,常使人口干舌燥,宜喝半生熟发酵程度的普洱茶,也可生茶和熟茶混用,取其两者功效。这样饮用茶性适中,介乎生熟茶之间,不寒不热,很适合秋天气候。

冬季饮茶保健康, 冬季养生重在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此时宜喝熟普洱茶,其色褐红,暖意满怀且熟茶性味甘温,善蓄阳气,生热暖腹,能够强身补体,加奶、糖调饮芳香不改,从而增强人体对冬季气候的适应能力。在古籍《怨茅厅采访》中有这样的叙述:普洱茶具有“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一、加工步骤

1、杀青:传统“滇青”普洱茶制作过程是茶叶从云南大叶种茶树上采摘下来,先经过短暂的风干或日光萎凋,然后进行炒制杀青。

2、揉捻:传统工艺是通过手工揉捻,现代是通过机械揉捻,传统揉捻出来的普洱茶汤纯净,机械揉捻导致颗粒粗大,茶汤往往显得浑浊。

3、干燥:传统的滇青通常在上午10点左右完成采摘、杀青、揉捻等工序,到10点开始把毛料均摊在竹席上晾晒到下午4点左右,在此期间还要翻动一两次。滇绿的干燥通常使用烘干机,温度在100-130度左右。

4、蒸压制型:通过蒸压机械使茶料紧压成饼型、沱型、砖型等。

5、最终干燥:滇青蒸压后自然阴干2-3天,或者正反日晒2小时后再阴干1天,自然存放一个月出厂。滇绿蒸压后进烘干房,通过45度热风烘干后立即出厂。

二、制茶历程

1、茶品制成初期,滇青和滇绿就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滇绿无论是香气还是颜色都更引人注目。

滇青:茶青(墨绿色、青气)茶汤(青草味、苦涩而浓烈)叶底(深绿黄、韧性佳)

滇绿:茶青(鲜绿色、清香)茶汤(清甜味、清爽但单薄)叶底(鲜绿黄、韧性差)

2、经过1-2年陈放,滇绿的劣变就逐渐突显出来,滇青的越陈越香才刚刚“浮出水面”。待到5年以上,滇青变成沉香浓郁的老茶,而滇绿已经是废品垃圾了。

滇青:茶青(红褐色油光、陈香)茶汤(清亮蜜香回甘)叶底(韧性好)

滇绿:茶青(暗褐无光泽、平淡潮闷味)茶汤(浑浊、发霉味)叶底(韧性差)

之所以滇绿和滇青有这么大的区别,就在于干燥方式不同。烘干机内温度高达130℃以上,只用6~7分钟时间,便可结束茶叶的干燥过程。高温杀死了茶叶内残余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凝固了茶叶内的多酚化合物酶,中断其进一步发展变化的条件,或改变了发展变化的方向。科学家就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做过实验,最适宜的温度为37℃,极端温度60℃,超过60℃以上使酶迅速失活——烘干机让普洱茶失去生命,只会越存越苦”。

存储的物理条件

一、流通的空气 云南省思茅市普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何仕华说,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变化,但不能将普洱茶挂置在阳台上,这样放置的茶,茶气都给吹走、茶味都给吹散了,饮用起来感觉淡然无味。所以要有适度流通的空气,但不能放于风口。另外,要注意周围环境不要有异味,否则茶叶是会变味的。因此,不可以摆放于厨房中或其他有生活异味或工业异味的环境里。

二、恒定的温度普洱茶放置的温度不可太高或太低,温度应以当地环境为主,不用刻意地人为创造温度,正常的室内温度就好了,最好是长年保持在摄氏20~30度之间,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相对来说,春、夏、秋三季普洱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无论什么时候,普洱茶不可被太阳照射,在阴凉处为好。

三、适度的湿度“现在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何仕华说,太干燥的环境会令普洱茶的陈化变得缓慢,所以要有一定的湿气。在较为干燥的环境里,可以在存放茶叶的旁边摆放一小杯水,令空气中湿度稍微增大。但是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霉变”,令茶叶不可饮用。湿度应人为相应控制,年平均湿度不要高于75%,由于沿海一带温暖的海洋性气侯,湿度在梅雨季节会高于75%,所以更应注意及时开窗通风,散发水份。

存放方法

1 、必须在干仓陈化

2 、温度不可骤然变化

3 、避免杂味感染

4 、利用竹箬包装

5 、注意茶龄寿命

黛眉(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