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盘古神话

家乡区县: 泌阳县

    盘古神话,在中原地区传播久远,主要流传地域是驻马店市(古天中之地)、信阳市、南阳市、许昌市等周边县区,后来有学者对此现象认定为“桐柏山盘古神话群”,似有不妥,因为驻马店市均有盘古神话传说,西平、遂平县和南阳市分县的盘古神话传说区处在伏牛山系,而且均处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所以,我认为应认定为“中原地区盘古神话群”似乎更为妥贴。

  地处分水岭的盘古山脉,是盘古神话传说的密集区域。其特点有三:一是讲述盘古神话的人员众多。在泌阳县盘古乡及附近几个乡的农村中,有许许多多会讲述盘古神话传说的人,他们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形成了很浓厚的盘古文化现象。有的民间故事家会讲很多有关盘古的神话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还有的艺人会用戏文讲述盘古神话故事。1984年底,河南大学张振犁教授和程健君先生带着调查组,来到泌阳县盘古山区,进行盘古神话专题采风。事实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这里是盘古开辟神话的重要产地之一。它不仅以丰富的藏量和独特的风姿,在北方中原独树一帜,而且对以往的所谓盘古神话产生自南方的结论给予有力的冲击。二是盘古神话传说内容丰富。泌阳县盘古山区流传的盘古神话,内容十分丰富,情节多有变化。目前所搜集到的传说有开辟类:如“盘古创世”、“盘古开天”、“盘古传说”、“盘古兄妹”、“人祖盘古”、“盘古开天辟地”等。有婚姻类:如“滚磨成亲”、“猴子做媒”、“兄妹婚”等。有繁衍类:如“盘古捏泥人”、“盘古兄妹繁衍子孙”、“百神佑子”、“大唐的来历”等。有驯兽类:如“九龙山传说”、“歪头山的传说”、“猴山”、“盘古和猴子”、“盘古和老牛”、“盘古奶捏水牛”、“盘古爷的牲口”等。有生活类:如“盘古爷的箱子”、“盘古粮食囤”、“盘古船”、“盘古酒”、“黑山沟”、“盘古井”等。有民俗类:如“三月三敬盘古庙会”、“许愿还愿”、“敬盘古神像”、“拴娃娃”等。三是史料记载翔实。在北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中就明确记载:“泌阳故城,城南有蔡水,出盘古山,亦曰盘古川,西北流注于泌水。”盘古山,又名大复山,是桐柏山脉的支系。明代学者李梦阳曾作《大复山赋》,明确指出:“昔盘古作兹焉,用宅,是以浊清判,三纪揭,氵项洞开,明划日月,厥山既形,余乃发。故尔上冠星精,下首地络,聚膏山以为崇,渗泄以成川。窍若浮肺,万谷濞漩,神瀑涌焉。”又指出“若其势磅礴,逆折状若胎簪,嵩首殿其北,荆沔包其南。右枕熊耳之巅,左朝桐柏之山。”从作者所叙述的地理位置来看,毋庸置疑地指出泌阳县的盘古山就是盘古大帝的栖身之所和生息的家园。《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山川志《地理坤鉴》也明确记载:“盘古龙首人身。淮安(今泌阳县)亦必祀盘古,人类进化,近已成为学说,具有盘古庙,实考古重要史料,正不必讳言。”此外,明、清两代有不少文人墨客,慕盘古之名,登临盘古山吟诗作词,留下不少动人的诗篇。如清代郑大漠所作《泌水令》:“衡门东向,泌水西流,堂闲人静,气清若秋。驾我轻盘,泛彼泌流。四山合匝,云影悠悠。盘岚滴翠,铜筱青摇。”又如清王以衡所作《盘岚朝起》:“一望盘山半插云,侵晨云今更氤氲。岚开四面光如淡,黛染千层影乍分。月影星疏才报晓,烟霏雾结自成文。凝目别有香炉气,古庙嵯峨锁翠氛。”

     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曾经在《风物圈》一书中指出:围绕神话传说所形成的特殊民俗,会在传承和流布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走向,离风物传说中心最近的传说群很密集,反之渐少。那么,以此观照盘古山盘古神话群,联系去年我市完成的《中国民间故事·驻马店卷》及各县分卷中所搜集到的“盘古神话传说”,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盘古神话传说走势图:

往南方向:盘古山、桐柏、湖北

往西方向:盘古山、唐河、南阳

往东方向:盘古山、确山、汝南、正阳、新蔡

往北方向:盘古山、遂平、西平、舞阳

经查阅相关资料,盘古山区以外的地方均有一些关于盘古的神话传说,如正阳县的《玉人和玉姐》,汝南县的《滚磨与天之中》、《盗五谷》,西平县《盘古造人》,新蔡县《盘古王和扁古王》,遂平县的《盘古开天》等,一般情况下,各地均流传有《盘古开天》的神话,只是内容中的细节有所不同。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地方的盘古传说比较零星,不集中,会讲述的人员不多。同时,越是离盘古山远,盘古神话的传说就越少,越不完整。很显然,泌阳县盘古山区就是中原地区盘古神话传说的中心。其基本的事实是:传说密集量大,讲述者众多,上古祭祀民俗尤存,与传说中相对应的遗存点多,并且兼有“宇宙神话”和“文化英雄神话”的多种层次。

呆呆(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