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
乡下人正月初一都抢先起早,大约在四五点钟就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拜年(就是向长者拜贺新年)。
拜年一般先从家里开始。家里的男子和成婚的女子要先到祖宗牌位神像前叩头,然后以家长辈序一一躬身叩首。长辈要给未成年的晚辈们发压岁钱。家中拜完年,就开始煮饺子,吃饺子。
此时,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响彻云霄,过年的欢乐气氛达到了极致。
吃罢饺子,除老人之外,家中长男要率兄弟侄儿们,婆婆带着儿媳妇们,走出家门去,给同宗同族的长辈们拜年。之后再给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长辈们拜年,彼此相见称为“新年第一面”要举手抱拳作揖,口道“恭喜发财”“给你拜年”,互致祝福。
五更时分,家家门上的红纱灯发出朦胧的光色,烟花划破黎明的夜空,大街上拜年的人们已开始走动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进张家拜年,上李家祝岁。“过年好”“拜年啦”的祝福声不绝于耳,大街上见到长辈也要匍匐于地,跪拜一番。那和谐祥睦的气氛感动天地神灵,连神龛中的土地爷都羡慕得直想来到人间,享受人们的贺拜。
如今,科技发达,拜年的习俗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形式:手机电话短信,电脑邮件,贺卡都可以给远方的亲朋互致问候。
另有,春节拜年“两不拜”:躺床之人不拜,丧家不拜。拜年过程中如遇见贴着蓝色对联,或没贴对联的家门,大抵属于此类,切记不要误入,以防尴尬。
如果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家中“老了”人,不出去拜年。
从初二开始到十五之前,是亲戚之间相互拜年的日子。如正月初二为外甥给姥姥磕头拜年之日,正月初四是女婿为丈人、丈母拜年之日。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饺子
除夕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首页是 http://wm23.cn/huihuiaaaa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