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彰生于1901年,广西贵县西山乡人。1926年秋参加贵县党团组织领导的革命工作。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春,中共贵县县委机关被破坏,朱锡昂、雷经天于同年夏到贵县重建党团组织,黄彰任县委委员,后被派任中共宾阳县委书记。1929年9月出席中共广西省第二次党代会。
1930年黄彰调回贵县工作,8月1日他组织贵县群众举行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活动,不久被捕,后因无证据而释放,离开贵县到芦抒活动。
1934年,黄彰与中共郁江特委委员陈岸取得联系,被派回贵县,负责贵县、玉林、梧州地下党组织的重建工作。1936年11月,出席中共广西省第三次党代会,当选为省工委委员。
1939年7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决定在广西成立三个特委,取消省工委,黄彰任桂东南特支书记。
1940年冬,南委决定重建省工委,黄彰任省工委组织部长。1942年桂林“七·九”事件后,黄彰任省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到来宾大湾开展党的工作,建立省工委交通站。为筹措党的活动经费,黄彰多次毁家纤难,变卖家里剩下的一所房子和一块地,资助革命。
1945年3月,黄彰组织了陆川、博白、兴业、贵县等地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后因起义失利被捕不幸殉难,时年44岁。
编辑本段当代作家
作家白薇(原名:黄彰)
作家白薇(原名:黄彰)
白薇(1894.2.-1987.8.27)原名黄彰,黄鹂,别名黄素如,生于湖南资兴。青年时代曾入衡阳第三女子师范,因反对校长被除名。又入长沙第一女子师范。毕业后,为反抗婚姻,只身出走,留学日本,考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过理科及历史、心理学。
1922年开始创作,写了处女作三幕话剧《苏斐》。1925年回国在武昌中山大学任教。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创造社。1928年在鲁迅主编的《奔流》上发表成名作《打出幽灵塔》。1931年加入“左联”。1938年去桂林任《新华日报》特派记者。1949年参加湖南游击队. 解放后,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后主动去北大荒生活七年,写出不少反映北大荒生活的作品。“文革”后一直重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