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纲曾经是胡适的得意弟子;他读书不止、笔耕不止,著作等身;毕生出版专著40多种,共700多万字,他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级研究员,是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奠基人。
求学成才
罗尔纲的远祖是从福建南下,经广东逐步西迁,后来才落籍到贵县的。经过数代人的辛勤开拓,耕读诗书,罗家逐渐成为县上的名门大户。罗尔纲少年时在家乡贵县中学读书,1924年初冬,从贵县来到上海浦东中学特别班补习,准备报考大学预科。
罗尔纲在浦中求学时,曾经聆听过郭沫若来校作《科学与文学的关系》,也聆听过恽代英的演讲。在当时进步思想的激励下,他与浦中的师生一起,积极参加“五卅”惨案发生后的爱国运动,到南京路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
1926年,罗尔纲考取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这是由共产党人领导设立的大学。邓中夏为教务长,瞿秋白为社会学系主任,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萧楚女等人都曾在该校任过教。这所学校不仅开设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程,而且学校的师生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故当时有“北有五四的北大,南有五卅的上大”的说法。青年罗尔纲在上海大学读的教本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他后来曾回忆说:这是他“一生得到最新的、最丰富的新知”。
1930年,罗尔纲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中文系,后来先后到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兼任广西通志馆编纂及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
师从胡适
20世纪30年代,罗尔纲从上海中国公学毕业,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时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对他勤学颇有印象,就留他在家帮忙。在胡适家里,罗尔纲的工作一是辅导胡家两个公子胡祖望、胡思杜的学习,类似于家庭教师的角色;二是整理胡适父亲胡传的遗集、校正和整理《聊斋全集》;并因此得以浏览胡适的全部藏书,受益匪浅。
罗尔纲为人木讷、诚实、勤奋,深得胡适赏识。罗尔纲在胡适家先后共呆了五年之久,用他自己的话说,胡适对他的关怀——生活方面的、学问方面的和为人处世方面的——有如“煦煦春阳”。
还是在胡适家中工作的时候,罗尔纲出版了一本名为《太平天国史纲》的小书,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胡适看到后却非常生气,批评罗尔纲把太平天国写得太好了,没有同时指出这件事对中国历史的负面影响。后来,罗尔纲又写了一篇《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的文章,也同样遭到了胡适的严厉批评。有一次,在胡家,胡适大声斥责罗尔纲为学之随意、马虎,令当时在场的吴晗都觉得尴尬。事后吴晗说,没想到胡先生这么严厉。
罗尔纲在北大考古所当了一段时间的助理后,由于发表了一些学术文章,引起了学界一些大腕级人物的注意。当时,清华大学的 蒋廷黼 教授有事要离开岗位,便有意邀请罗尔纲接替自己的位子。那是一个比考古助理不知要高多少级的位置,罗尔纲当然有些心动。但胡适却反对他去,胡适对他说: 蒋先生是大教授,博学鸿儒,你是什么?你不过对个别历史现象有些了解,怎么能接替这么高级的职位?胡适又说,你在考古所不错,别人认同你,但换了个地方,别人还能这样认同你吗?在胡适看来,罗尔纲只适合做比较死板一点的研究工作,当时考古所的工作就适合他,对于那种需要多面才能的工作,他是无法胜任的。
罗尔纲后来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以考证为主,他严格按照胡适“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要求磨砺自己,勤奋踏实,埋头苦干,最终在学术领域连出硕果。成为太平天国的历史专家,名播学界。
胡适一生得过36个博士学位;1948年8月,他在写给罗尔纲的一封信中,说到罗尔纲写的回忆胡适教诲的文章《师门辱教记》带给他的光荣,甚至多于他的35个博士学位。可见,胡适很因为罗尔纲是他的学生而引以为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