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陈勉恕

家乡区县: 贵港市港北区

陈勉恕,号如心,1890年出生于广西贵县城厢。1917年陈勉恕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中文科毕业后,到上海协助陈独秀办《新青年》杂志。1920年回南宁在广西省立一中和第三师范学校任教。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南宁最早的中共党员和党组织创始人。大革命期间,陈勉恕曾任广西省立一中校长,南宁《民国日报》社社长,国民党中央青年部干事和国民党广西省党部青年部部长,中共南宁支部书记,中共南宁地委书记,东兰县农民协会主任,东兰县代理知事。大革命失败后,参加过广州起义,任过广州公社肃反委员会审判员,全国救国会华南区总部中共核心小组成员等职。1938年8月,陈勉恕在贵县病逝,全国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2年中共华南分局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给其家属颁发了烈士证明书。

“吾知勉矣”

陈勉恕,号如心,一八九O年出生在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城厢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家庭,曾祖父陈雄,祖籍广东佛山,随洪秀全入桂,参加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在石达开管辖将领黄三部任军师,征战多年,失败后,流落广州、合浦、灵山一带谋生,晚年定居贵县,摆渡捕鱼为业。其祖父陈相机则以占卦、看地理风水、卖草药糊口。勉恕的父亲陈养斋,从小学医,到中年时期便成为佛山著名的中医兼文物收藏家,著有《爱堂医话》一书。勉恕性聪敏,口笔两利,善应变,自幼随祖父在贵县街头摆摊,由祖父教他学诗书,练字。十二岁时已写得一手好字,每逢春节前夕,他便在圩场当众挥毫。代群众书写春联。他十分喜爱画竹画梅。最近,有关部门在征集陈勉恕烈士的遗物时,发现了他青年时代画的一帖梅花,画上有他的题词:“董文敏云: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可以言尽。辄观之,莫不詈之曰,此英雄欺人语耳,使潜居斗室,竭毕生之力以治小枝,焉为其不可哉?不知作画之道,首重深远迂曲,而必除肤浅坦直;尤重书卷气味,而必除市井匠习。故不读万卷书,不能以远一匠字;不行万里路,不能以获一曲字。吾知文敏之言必不谬也,吾万里路未之行也,万卷书未之读也,仍敢置这笔墨,得无愧乎!然吾知勉矣”。他爱画梅竹,可以看到他喜爱耿直、虚心、傲霜斗雪的高尚品质,他那画中的短短的一百五十字。把绘画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生活与创作的辩证关系,作了生动的注解。陈勉恕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座右铭写在画上勉励自己勤奋学习,在探索艺术规律与人生的道路中大胆地摸索前进。

大傻亮(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