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致富道路上的老姜

家乡区县: 四川省威远县

进入四月下旬,天气逐渐变得炎热,上午11点在位于威远县新店镇民付十社的这片坡地上,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路人脸上有些微微的刺痛,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农户们采收的脚步和喜悦。此时,种植大户王永伟正和十余人一起在自家地里收割生姜。新出土的姜在农人们手里被熟练的分拣为老姜、嫩姜,分别装袋、打包后被销往自贡、内江、成都、重庆等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据王永伟介绍,他家从2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生姜,以前村里种姜属于散户种植、经营分散、对市场需求依赖度高,产业并未形成规模。直到2003年,民付村开始推行一套反季节种植自然姜——“锅炉姜”。农户们在覆盖有塑料薄膜的地下埋上水管,加热锅炉将水温升高到50—60℃左右后,利用抽水泵将热水在地下水管中循环流动,使塑料薄膜下的土壤温度始终保持在15—20℃之间。生姜的生长周期极大地缩短,慢则60天、快则40天后就可上市,比普通生姜足足提前了3个多月,一上市就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每年11月前后是生姜的种植期,从云南远道购回的成百上千吨姜种被种在民付村广袤的土地上。村里的生姜产业逐渐做大做强,去年全村生姜销量达到1万多吨,民付村已成为威远名副其实的生姜种植示范基地。
在行政上民付村隶属于内江市威远县,但用电却属于国网自贡供电公司大安分中心的供区。电网改造前,低电压给村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带来不便,抽水泵、打粉机要错峰使用,空调安装后成为摆设。近几年,国网自贡供电公司逐渐加大了对威远三镇(界牌、向义、新店)低电压整治和农网改造的力度,村里的电压再没有问题,随时想用就用,如果市场行情允许,村民们还会考虑将生姜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

 

liuyang(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