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文化资源,尽在湖北襄阳

家乡区县: 湖北省保康县

1、三国源于襄樊终于襄樊。

我国历史纪元表记载的三国只有60年历史,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终于公元280年孙皓被俘吴亡。但实际上三国鼎立的局面,应从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分荆州始。赤壁之战前,刘备只有兵力数千人,投靠刘表,寄居新野,称不上一方势力。刘备三顾茅庐,在听取了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的谋略后,才有了瓜分荆州,独霸一方的局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的历史源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晋代魏后,东吴政权仍然存在,晋武帝一方面安定北方局面,一方面着手准备灭吴。晋武帝将襄阳确定为灭吴的策源地。

首先派羊祜出镇襄阳,作灭吴的准备工作。羊祜病逝后,杜预接替羊祜驻襄阳积极筹划灭吴。公元280年,杜预由襄阳率大军顺江而下,一举灭吴。

2、襄樊是三国争夺战的焦点地区之一,是三国史实及三国故事频发地。

①孙坚与刘表争夺襄阳并被乱箭射死的历史发生襄阳城南七里的凤林关。

②曹操率大军南下,不费一兵一卒占领襄阳,在汉水之滨设宴,召集建安七子以汉水女神为题吟诗作赋。

③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活捉于禁。其间还发生了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④羊祜镇守襄阳十年,爱民如子,襄阳百姓在襄阳城南岘山立堕泪碑以示纪念。杜预镇守襄阳七年,好留身后名,在襄阳岘山和万山各沉一碑,传为佳话。

⑤刘备投靠刘表,游历城南岘山有濯笔池遗址,和马跃檀溪遗址。

⑥刘表任荆州牧十九年,在襄阳有学业堂,呼鹰台,刘表墓等遗址。

⑦王粲投刘表,在襄阳十五年,有万山王粲宅、井遗址,襄阳城南角有王粲楼(仲宣楼)纪念性建筑。

⑧关羽败走麦城后,继续西逃,在临沮被吴军所杀,此地在南漳县临沮故址。

3、一代名相诸葛亮从十三岁至二十七岁在襄阳成才,从襄阳隆中走向历史舞台。

诸葛亮是今山东沂南县人。8岁时母亲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公元193年,13岁的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躲避北方战乱,由IU东、而南昌,最终来到襄阳投靠刘表(公元195年)。和诸葛亮一起来的大姐,嫁给了襄阳豪族蒯祺,二姐嫁给了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诸葛亮最初在城南学业堂读书,以后又拜庞德公为师,在庞德公那里认识了司马徽。通过两位老师,诸葛亮又认识了庞统。17岁那年,叔父诸葛玄在南昌遇害,诸葛亮意识到靠叔父关照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于是选择了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为自己的耕读之地。当时隆中虽然离襄阳很近,但是在行政区划上归南阳郡的邓县管辖。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耕读期间,诸葛亮又结交了好友徐庶、崔州平、石韬、孟建、马良等人,对他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诸葛亮在隆中躬耕时,结识了襄阳名士黄承彦,黄承彦将女儿黄月英许配诸葛亮为妻。

诸葛亮躬耕十年中,博览群书,待时而动,公元207年,刘备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诸葛亮以隆中对策答之,被刘备延请出山。

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隆中躬耕生活,于诸葛亮去世后六十年在隆中修复了诸葛亮故宅,以示纪念。其历代修有武侯祠、三顾堂、草庐等遗址。现存的古隆中风景区所留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所建。只有草庐遗址附近的水井为三国时遗物。

4、传说中的三国遗迹在襄樊地区的散布。

①关羽读书台,在南漳县春秋寨。

②关羽收周仓之地,在南漳县卧牛寨。

③水镜先生(司马徽)隐居地水镜庄,在此地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④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其庙在南漳县城关镇。

⑤诸葛亮岳父黄承彦故里,在襄阳城西黄家湾。

⑥樊城山陕会馆关公庙。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syp1995

我的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50955231.html

我的网络营销词典主页http://www.wm23.com/wiki/uc/88343.htm

我的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u/3887332598

 

孙艳萍(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