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城浴眼明——喀喇沁风光【龙泉寺(2)】

家乡区县: 喀喇沁旗

三.寺院风景

龙泉寺建在狮子峰南麓的山坳中,狮子峰远看像一头巨大无比的狮子卧在山峰之上,与寺院中院的辽代卧狮上下相望,别具一格,世间独有,一喜一怒,富有情趣;狮子峰、金蝉峰、不老峰三山排列,远看各自分明,近看如一座巨大的笔架,又像一只超乎想象的蝙蝠,不老峰又像一尊巨大的卧佛。狮子崖高出锦山镇的母亲河—锡伯河河床300多米。东北方向是金蝉峰,中间有狮面崖、桑木崖,东边不老峰,山上天然卧狮及狮子头像不计其数,龙泉谷中还有各种奇形树木、珍奇鸟类等奇异景观,树木有四季平安、孔雀开屏、凤凰迎宾等,有卧狮、坐狮、狮子头像,另有灵鹫鸟、鹰、大力士、亥母石、灵龟、磨刀石、天然石鼓、福禄寿三星石等,山体形态各异,鸟兽龙等并存。

四山环三谷,诸谷一袋中,弥勒乾坤大,法界共融通。中为龙泉谷,因龙泉寺而名之;东有金鹏谷,因金蝉和大鹏二峰据其谷中而名之;西有回龙谷,因山势和松树相映如青龙回头而名之。龙泉寺寺院主区为长方形,座北面南,呈三进三阶中轴对称式格局。

寺院中央侧卧石狮1具,身长4.5米,头高1.1米,头西尾东,由原地裸露岩石雕刻而成,造型独特,气韵生动,寓威猛、威严、尊贵于一体,与狮子峰相呼应,似在宣说甚深教理。

东侧竖立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碑一通,螭首龟趺,通高3.6米,碑体宽1米,厚0.22米,嘉议大夫中书礼部尚书赵大輂题额“开山创建龙泉寺第一代祖智然律师道行碑”。碑文载述安西咸宁智然大师于延祐四年(1317年)游至龙泉寺并重修该寺之事迹。 西侧竖立民国六年(1917年)碑1通,龙首须弥座,通高3.6米,碑体宽0.93米,厚0.26米,额题“龙泉寺记”。碑文载述蒙藏院总裁管理协理盟长喀喇沁右翼旗亲王本旗主贡乐亭等重修建造龙泉寺之事迹(河北承德市当时也是喀喇沁右翼旗的属地)。参考资料;李逸友《喀喇沁旗元代龙泉寺遗迹》,《文物》1957年12期79页。

四.寺院价值评定

1、龙泉寺始建于辽代,元代重修,倚山借势,是布局严谨的佛教寺庙。

2、龙泉寺融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龙泉寺碑刻载述了当时的行政区划沿革、自然地理状况、社会人文风情,是研究地方史志的重要资料。石狮由原地裸露岩石雕刻而成,造型独特,为国内所罕见。大殿浮雕龙凤正脊,显具明代风格。殿前照壁式佛龛,玲珑典雅,独具特色。

3、清代康熙皇帝游幸该寺并赋诗赞曰:“古木苍山路不穷,霜林飒沓响秋风;临流驻跸归营晚,坐看旌旗落日红”。反映了康熙皇帝对龙泉圣境的流连忘返之情,也因此反映出当时龙泉寺美丽壮观的景象。如此稀有的圣地,自清末以来一直没有人合理规范的管理,以致多年来杂草横生,有负圣境之名。

2010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十由赤峰市民委、宗教局、市佛教协会和喀喇沁旗民委、宗教局聘请山西省平遥县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平遥广胜寺住持释觉善法师进驻龙泉寺,主持龙泉寺。这也是自清末以来由政府聘请任命的第一位主持。愿一切来到龙泉寺的信众带回如意和吉祥,家庭和谐、幸福安康、事业顺达!祝愿国家富强、风调雨顺,永离怖畏之境安居乐业。

民国初年锡伯河参领堂官李雨亭在《咏龙泉寺》诗中写到:

龙泉宝寺景最幽,峻岭重山秀千秋。

佛殿重修元世代,神官补造古松州。

笑看狮崖身伏卧,欣赏龙泉水自流。

圣祖出巡临幸地,遗得金鞍作念头。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YH6144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7655375.html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138779799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liuyihe6144

丢了蜡笔的小新(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