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马湖,位于江苏省,跨宿迁和徐州二市,位于北纬34°~3411′,东径118.04′~118. 18′之间,又名乐马湖、洛马湖、马乐湖。湖水面积260平方公里,它似菱形,东岸为丘陵山区,北、西、南岸为堤岸平原,最大宽度20公里,湖底高程18—21米,最大水深5.5米,大小岛屿60多个。水生植物芦、藕、菱、蒲等二十多种,盛产鲫鱼、银鱼、鲢鱼、青虾、白虾、螃蟹、河蚌等十多种水产品,被江苏省定为苏北水上湿地保护区,又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
宿迁骆马湖,在明代以前,只是沂水入泗潴于直河口以东、泗水以北、马陵山西侧的一片洼地上,形成四个互不相连的小湖,属典型的地壳运动的构造湖。位居中间的叫大江湖,西北部的叫禺头湖,东北部的叫埝头湖,南部的叫骆马湖,人湖河流集中在西北侧,以沂水为主。黄河侵泗夺淮以后,泗水河床逐渐淤高。至明代后期,原入泗水的沂水严重受阻,被迫滞潴于此,致使4个小湖连成一片,统称骆马湖。清朝及其以前,沭水西支曾会沂入骆马湖。泗水在徐州以北形成南4湖,洪水亦下注骆马湖,从而使骆马湖水域逐渐扩大,成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5至20公里的大型湖泊。从明清到建国初期,骆马湖还是滞洪的过水湖。共和国成立后,导沂工程为解决沂沭泗流域的洪水出路,将骆马湖建成临时水库,汛期盛水,汛后种麦。1958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并报国家水利部批准,将骆马湖改为常年蓄水库,汛后蓄水兴利。从此,骆马湖勃发生机,谱写新的篇章。它成了防御沂、泗洪水,确保下游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成了这个地方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宝地。
骆马湖水多来自沂蒙山洪和天然雨水,沿湖又无工业污染,常年水体清澈透明,湖滩浅水中生长密密扎扎的芦苇和众多浮游生物,为鱼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湖中鱼类多达56种,尤以银鱼、青虾、螃蟹、龙虾最佳。骆马湖银鱼,通体洁白透明如美玉,形状如根根银条,肉质细嫩鲜美,有"水中白银"、 "水中人参"的美誉。金梅牌冷冻银鱼等远销亚、欧、美洲和我国港、澳、台地区。骆马湖生产的大青虾,色青、个大、皮薄、肉饱,名闻遐迩。以此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醉虾",别有一番风味,对食客颇具诱惑力。骆马湖螃蟹,个体硕大,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黄似金,是一种难得的风味佳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