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传统食俗-凉豆腐

家乡区县: 湖北省仙桃市

淮南王的无心插柳,不仅成就了豆腐文化,也为百姓的生活增添一道价廉物美的家常菜。
凉豆腐是家乡人俗称,也就是我们现在家常早餐吃的豆腐脑。
昔日,打凉豆腐是用石磨把泡好的黄豆加水磨成浆,用豆腐袋子去沥豆渣,放入大锅煮沸后,把豆浆舀进木桶里,再加石膏,使之凝固,就变成了白花花的凉豆腐。
其实,老家还有一种作为蔬菜的吃法,外观透明,切成方块的豆腐也叫凉豆腐,主要原料是红苕淀粉或玉米、豌豆淀粉这些。把阳干的淀粉加水搅拌,倒入铁锅内煮沸,加石膏后,淀粉的蛋白质就会渐渐结块,放置片刻,再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凉豆腐就算做成了。大集体时,生产队的粉坊都制作凉豆腐,社员们用玉米、豌豆去兑换。漂(炒)凉豆腐,锅里放油盐加水烧开,把切成小片的凉豆腐入锅漂一下,起锅即可。
相信与我同龄的人,对凉豆腐的回忆,如同我故乡童年的经历。
炎热的夏季,卖凉豆腐的挑着木桶穿村走乡吆喝着,就连人们劳作的田间地头,也能看到卖凉豆腐的身影。
卖凉豆腐的是天气越热越卖。记得小时候,我喜欢喝甜味的凉豆腐,当我买上一碗,卖凉豆腐的才舍不得多放糖呢!我只好端着豆腐碗回家去添糖。俗话说:“豆腐是水,阎王是鬼。”一碗凉豆腐喝下喉,我早已是汗流浃背,毛孔眼都是松的,人也来精神了。
这些年走南闯北的,夏天过早吃过最多的是北方的卤汤豆腐脑。店老板将豆腐脑盛人碗内,浇上卤汤,像老家的凉豆腐加的黑糖,端给顾客食用。反正我是体会不出有家乡打出的凉豆腐,那黄豆飘香的辛味,口感也不嫩滑。

田佳齐(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