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来,煮粑也是粑粑的一种,粑粑大多是用铁锅去炕熟,用甑去蒸熟的,但煮粑是用水煮熟的,故称之为“煮粑”。
稻谷中的瘪壳加工出来即是细米,细米掺杂在大米中,要用大米筛子去提出来。积攒多了,过年则可用细米熬麻糖,平时也可以把细米淘净晒干,推成米粉去做米糊和粑粑,如溜粑、洋糖发糕等,老家塌豆饼也掺有大米粉,做团子也用的是大米粉。在仙桃,尤其是蒸菜少不了这大米粉。
瓜菜半年粮的日子,细米也紧缺,能在粮店凭关系无计划、免粮票去买到细米,算是天大的后门。买回的细米也得省着吃,南瓜煮粑、黄瓜煮粑就是夏季人们常吃的食品。
煮粑,是把大米粉焙至半生不熟后,盛进盆子里,用温水调和揉成团,再捏成小圆球,用手掌按出边沿薄,中间略厚的圆饼来,就成了煮粑。
小时候,南瓜煮粑煮粑吃得最多。把从地里摘来南瓜,切成片,放油下锅,焌水去煮,水开后放煮粑,少加盐。大锅大灶的,片刻,南瓜煮烂了,煮粑也熟了。
父母把煮粑总是盛在我们的碗里,自己却端着一碗光南瓜,父母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看着我们吃着一个个煮粑,那是一段多么伤心的童年回忆啊!
煮粑汤甜,是南瓜中含有丰富的糖份。南瓜既当菜又代粮,但“南瓜是个祸,易得饱、易得饿”,“说起粑粑要米做”,掺上粮食,如煮粑,食物就扎实多了,也经饿多了,还有南瓜焖饭、南瓜蒸菜都是同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