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著名人物简介

家乡区县: 甘肃省静宁县

1、李信 李信,成纪(今宁县南)人,始皇时为秦将。

2、李广 李将军广者,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

3、李陵 李陵,成纪(今静宁县南)人,是李暠代孙,降匈奴后,“陵母、弟、妻、子皆伏诛。” 他与匈奴单于女"拓跋氏"结婚所生的后裔。后来“随(拓跋)魏南迁,复归汧、陇。”

4、李暠 (35-4l7) 字玄盛,小字长生。成纪(今静宁西南)人。十六国时西凉创建者。公元400—417年在位。他是西汉名将李广的16世孙。李暠少年的时候十分好学,通诵经史,尤其擅长文章义礼。也精通孙吴兵法,爱好武功,很小时就练就一身好本领。他的性格沉默而敏捷,宽和大度。后凉末年,李暠任效谷(今敦煌县)令。在任期间,治理有方,政绩显著。恰好此时沙州(今敦煌)刺史盂敏死了,他被州人推举为敦煌太守,封宁朔将军。北凉段业时,仍任命他为敦煌太守;封安西将军,领护西胡校尉。东晋隆安4年(400),晋昌太守唐瑶,联合六郡,推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建元庚子,置官封将,西凉政权自此开始。

5、李宝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字怀素,小字衍孙,私署凉王暠之孙也。父翻,字士举,小字武强,私署骁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三都郡太守。

6、李韶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字元伯,学涉,有器量。与弟彦、虔、蕤并为高祖赐名焉。韶又为季父冲所知重。延兴中补中书学生,袭爵姑臧候,除仪曹令。时修改车服及羽仪制度,皆令韶典焉。迁给事黄门侍郎。后例降候为伯,兼大鸿胪卿,黄门如故。

7、李彦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字次冲,颇有学业,高祖初,举司州秀才,除中书博士,转谏议大夫。后因考课,降为元士,寻行主客曹事,徙郊庙下大夫。时朝仪典章咸未周备,彦留心考定,号为称职。

8、李佐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字季翼,有文武才干。高祖初,兼散骑常侍。衔命使高丽,以奉使称旨,还拜常山太守,赐爵真定子。迁冠军将军、相州刺史,赐爵山阳候。

9、李冲 字思顺,成纪(今静宁县南)人,敦煌公宝少子也。少孤,为长兄荥阳太守承所携训。承常言:“此儿器量非恒,方为门户所寄。”冲沉雅有大量,随兄至官,是时牧守子弟多侵乱民庶,轻有乞夺,冲与承长子韶独清简皎然,无所求取,时人美焉。

10、李琰之 字景珍,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小字默蠡,陇西狄道人,司空韶之族弟。早有盛名,时人号曰神童。从父司空冲雅所叹息,每曰:“兴吾宗者,其此儿乎?”恒资给所须,爱同已子。

11、李延寔。 字禧,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尚书仆射冲之长子。性温良,少为太子舍人。世宗初,袭父爵清泉县候。累迁左将军、光州刺史。

13、李贤 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因居北狄。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曾祖富,魏太武时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大统末,以贤兄弟著勋,追赠司空公。

14、李询 字孝询,成纪(今静宁县南)人,深沉有大略,颇涉书记。仁周,累迁司卫上士。武帝幸云阳宫,委以留府事。

15、李崇 字永隆,成纪(今静宁县南)人,英果有筹算,胆力过人。周元年以父贤勋封回乐县候。

16、李远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远字万岁,幼有器局,尝与群儿为战斗戏,指麾便有军阵之法。

17、李弼 字景和,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六世祖振,慕容黄门郎。父永,魏太中大夫,赠凉州刺史。弼少有大志,膂力过人。

18、李檦 字云杰。成纪(今静宁县南)人,长不盈五尺,性果决,有胆气。魏永安元年,以兼别将从尔朱荣破元颢。

19、李密 字法主,成纪(今静宁县南)人,蒲山公宽之子也。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少袭爵蒲山公。

20、李玙 字道璠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凉武昭王暠之五世孙。父韶,并有重名于魏代。玙温雅有识量。释褐太尉行参军,累迁司徙右长史。及迁都于邺,留于后,监掌府藏,及撤运宫庙材木,以明干见称。

21、李充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少慷慨,有英略。开皇中,频以行军总管击突厥有功,官至上柱国、武阳邵公,拜朔州总管,甚有威名,为虏所惮。

22、李礼成 字孝谐,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凉王暠之六世孙。祖延寔,魏司徙。

23、李穆 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狄。

24、李浑 浑字金才,成纪(今静宁县南)人,穆第十子也,姿貌環伟,美鬚髯。

25、李敏 字树生,成纪(今静宁县南)人,高祖以其父(李崇)死王事,养宫中者久之。及长,袭爵广宗公,起家左右千牛。美恣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

26、李渊 (566—635) 字叔德,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唐高祖唐朝建立者。618-626在位。是李广23世孙,属成纪李氏第25代。

27、李世民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

28、李千里 (生卒年不详) 原名李仁,后更名千里。祖籍成纪。父郁林王李恪,是唐中宗时封赐的成纪王。李仁承袭了父亲李恪的爵位后,许多人私下里送给他好多黄金白银,他都予以坚决回绝,武则天闻知后十分高兴,夸赞说:“你可真是我们李家宗室的千里驹!”为了表示武则天对这句褒词的感戴,从此他就更名为李千里。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复位,李千里又被改王成纪,作了成纪王。后因武三思一案受到株连而被斩首。

29、李白 李白是汉飞将军李广二十九代孙,(701一762) 字太白,自号青遵居士。祖籍成纪(今静宁西南)人。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爱好剑术,轻财任侠,善作诗赋,20岁前后,游历成都、蛾眉山等处,并在青城山读书26岁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别了故乡。他临行时所作的《蛾眉山月歌》以及同时期的作品《渡荆门送别》和《秋下荆门》等都已经很成熟,并显示出他自己的艺术风格。

30、李翱 中唐时期的成纪人李翱(774-837),也是李氏家族中一位很有才华的散文家,是提出“文以载道”思想的六盘山古代文学理论大家,他主张“正言直笔”,文章应该“文、理、义” 三者并重。

31、李朝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柳毅传》的作者李朝威也是六盘山李氏家族中一位民间文学大师。

32、李袭吉 自言左相林甫之后,成纪(今静宁县南)人,父图,为洛阳令,因家焉。

33、李辚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唐宗室子也,其伯父阳事唐,咸通间为给事中,辚少举进士,累不中,客河朔间,自称清海军掌书记,谒定州王处直,处直不为礼。

34、李升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吴杨行密将徐温养子,冒姓徐氏,名知诰。

35、李景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南唐李景,本名景通,后改为璟,避周庙讳,复改为景。升位七年卒,景袭位,改元保大,尊母宋氏为皇太后,立妻钟氏为皇后。

36、李煜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

37、李涛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字信臣,京兆万年人。唐敬宗子郇王玮十一世孙

38、李邈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精悍敏决,见事风生。

39、李虎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公讳虎字威猛。昔高阳氏之苗,秦将军之后矣。厥生树下而因李姓焉,徙自陇西,遂称令族。

40、李克让 成纪(今静宁县南)人,是李广26世孙,属成纪李氏第28代。君讳义,字克让,居敦煌。

41、李 翕(生卒不详)成纪(今静宁县南)人,字伯都,出身于官宦家庭,少年时在皇宫中值宿警卫,20岁时执掌“典城”,他“天资明敏,敦诗悦礼。”后来,到渑池担任县令,主持修建了当时有名的险路崤山之道,为渑池通往关中打通了道路。

岚殇(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