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
西周初年
乃古鄀国属地,后成为楚国都城丹阳之白羽邑有白羽城。
公元前524年至506年为许国国都。秦、汉置析县,县域延及今淅川县南部。
西魏于今域置中乡县。
隋改中乡为内乡。
唐朝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在今西峡境内设内乡、菊潭二县。
周朝显德三年(956年),废菊潭入内乡,县域由西峡延至今内乡县城一带。由秦迄金,县治均在今西峡县城。
元朝初期县治由今西峡县城迁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原县城改名峡口镇,设巡检司。
明、清沿袭旧制。
近代历史
民国废巡检司,于西峡境设区(镇)、乡,仍为内乡县属,1930年实施宛西自治。
1948年5月6日西峡解放,从内乡分出建立西峡县。
1949年1月撤销西峡县建置,复并入内乡。同年12月,西峡重新建县,含原属淅川县之西坪区。
2行政区划编辑西峡县辖3个街道办事处(白羽街道、紫金街道
西峡风貌(13张)
、莲花街道)、4乡(田关乡、寨根乡、石界河乡、军马河乡)、12镇(丹水镇、西坪镇、双龙镇、回车镇、丁河镇、桑坪镇、米坪镇、五里桥镇、重阳镇、太平镇、阳城镇、二郎坪镇)、1个林场(黄石庵林场)。
3地理环境编辑位置
西峡县位于河南西南部,伏牛山南麓,东经111°01′―1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1°46′,北纬33°05′―33°48′。西峡地处“三带三线”:豫鄂陕三省交汇带,古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缝合带,八百里伏牛山腹心地带。
地形
西峡境内地形复杂,北部是海拔高、坡度大的中低山地,南部是鹳河谷地,两侧是起伏大的低山丘岭。全县最高山峰犄角尖海拔2212.5米,最低点位于丹水镇马边村,海拔181米,自然坡降为33%。
气候
西峡处于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5.1℃,年均降雨量830毫米左右,年均无霜期为236.2天,年均日照2019小时。
水文
境内河流众多,属长江流域丹江水系的鹳河纵贯全县南北,并与526条大小河流呈羽状分布于崇山峻岭之中。主要河流有鹳河、淇河、峡河、双龙河、丹水河等,另外西峡菊潭中的菊水在古代文献中有广泛的记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