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西南,科尔沁草原腹地。全旗总土地面积8137.5平方公里,辖12个苏木镇、355个嘎查村,总人口43万,这里是中华麦饭石的原产地、科尔沁细毛羊之乡和全国产粮大县。奈曼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这里是著名蒙古族民歌《诺恩吉亚》的发源地。这里更是红山文化、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奈曼境内出土的辽代彩棺、古陶等大批文物见证了奈曼文化的渊源。这里是契丹民族的聚集地,更是辽、女真民族的发祥地之一,1987年发掘的辽代陈国公主墓被称为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萧氏家族墓群和陈国公主墓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仅存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王府,有青龙寺、清代佛塔、商周遗址、燕长城、辽代陈国公主墓等一大批历史古迹,闪耀着远古的光芒。这里自然景观迷人,有大漠驼铃的悠远,有长河落日的雄浑,有沙漠水库的清丽,有红尾鲤鱼的美味,有科尔沁典型的草原湿地,有形态各异的怪柳林。这里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是20集电视连续剧《祥云奈曼》的外景地,一年一度的“8月8”赛马节成了远近闻名的那达慕盛会。
奈曼旗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位于东北与华北交汇中心,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同时受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双重辐射,发展环境得天独厚。
奈曼旗物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奈曼旗盛产玉米、水稻、葵花、荞麦等20多种无公害粮油产品,奈曼小米、老哈河大米、荞麦米并称为“奈曼三米”。科尔沁细毛羊闻名遐迩,草地白鹅发展迅猛,是全国重点产毛县之一。郁郁葱葱的乔木林网,生命力极强的灌木林带,优质天然牧草,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甘草、麻黄草、蒲苇草并称为“奈曼三草”,活立木蓄积达350万立方米以上。
金、银、铜、铁、锌等矿藏储量丰富,麦饭石、石灰石、大理石并称为“奈曼三石”,压裂沙、硅砂、型砂并称为“奈曼三砂”,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潜力。盛产的沙漠水库红尾鲤鱼驰名中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曾点尝此鱼;1990年,金日成77寿诞,我国政府送去77条奈曼西湖红尾鲤鱼祝贺。
奈曼基础设施完备,创业环境优良。京通铁路、111国道、四平—通辽—赤峰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西乌珠穆沁---阜新地方铁路建设工程已经正式实施。180公里之内有通辽、赤峰两座机场,交通便利,餐饮、娱乐、休闲一应俱全。220kv一次变电工程全面运营,最大供电能力达9万kva,电力供应充足。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四大通讯运营商共存境内,信息沟通方便快捷。近几年,奈曼旗委、政府坚持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不占用农民一分耕地,向沙地要空间,在茫茫沙海上建起了工业经济区。规划建设了六个基础设施完备、服务跟踪配套的特色经济园区,规划和培育了建材、化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电力能源和氯碱PVC五个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水泥建材、染料化工、氯碱综合化工”三大循环经济体系,以最优惠的政策,最完善的设施、最周到的服务诚邀八方朋友,共创宏图伟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