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旅游大理

家乡区县: 云南省大理市

大本曲艺术自产生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她随着一代代白族大本曲艺人的演出活动而在白族人民中世代流传,深受劳动人民的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民间有赵丕鼎,杨正华、李丽、杨兴廷等一批艺人活耀在民间。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白族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全部用汉文翻译白语唱词的专著出版以及大本曲音像制品专集出版发行。

大本曲是在白族民歌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成分产生的一种说唱艺术。在其发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借鉴和吸收了白、汉两个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文化,又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以“三腔九板十八调”为音乐体系,以“三七一五”的白族“山花体”诗歌为主要唱词规范,以“花上花”、“油鲁油”、“翠茵茵”、“捞里捞”等“四大韵”为音韵,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曲种,对白族劳动人民而言,大本曲不仅是一种充满了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民族艺术,还是学习文化知识、陶冶道德情操的一种重要方式。

编辑本段大理周城白族文化保护区

(传统文化保护区)

大理周城白族文化保护区
大理周城白族文化保护区
周城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北端,是古代河蛮自固的城邑之一。唐初曾在这里设置过神泉县、龙亭县,以后隶属史城(即喜洲)。明代属宏圭乡,清代属太和县上乡上半铺,民国改称云沧乡。今为喜洲镇周城办事处。

周城地处苍山洱海之间,风光绮丽,环境优美,是大理坝子中一个重要的农村集镇,这里交通方便,区位优势突出。北面紧靠蝴蝶泉,滇藏公路(C214国道)从村子东部穿过,并紧靠大丽公路,周城是前往丽江、香格里拉的必经之地。

周城是最大的白族自然村,人口有9570人,全村耕地面积3040.38亩,人均耕地只有0.35亩,人多地少。改革开放以来,周城的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大批从事扎染、建筑、餐饮、旅游产品销售的专业户和企业,全村经济迅猛发展,居民年人均收入3900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周城的民间习俗和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白族的传统文化风貌。周城自然环境优美,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周城背靠苍山面临洱海,北面紧靠蝴蝶泉,214国道和大丽公路紧靠村子,交通十分便利。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系统完整地反映了白族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民族节日、宗教信仰、传统工艺、饮食服饰等特点。系统完整地保存了人生各种礼仪,包括出生、婚嫁、拜寿、丧葬等仪式。典型、独特的白族民居建筑,并保存了完整的建房仪式。保留了传统节庆活动及风俗:文艺活动有古戏台唱戏、绕三灵、蝴蝶会对歌等;还有极具白族特色的本主节、文昌会、玄帝会等宗教节日,传统的体育活动有耍猴戏、陀螺、拔河等。传统手工艺——扎染闻名中外。周城的各个方面都很好的体现了白族的传统文化风貌,是大理典型的白族村寨。

陈伦伟(2015-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