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元,江苏省六合县人,是陆军某集团军某师炮兵团原政治委员,1947年5月出生,1968年3月入伍,同年8月入党。入伍后历任战士、排长、营部书记、团政治处干事、师政治部秘书、营政治教导员、军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团副政治委员等职,上校军衔。1989年1月1日殉职。杨崇元被官兵誉为“军中焦裕禄”。1990年2月11日,中央军委追授他“模范团政委”荣誉称号。
杨崇元,1947年生,江苏六合人。1968年3月应征入伍,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排长、干事、政治教导员、组织处副处长、团政治委员等职。上校军衔。热爱部队,忠于职守,多次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和优秀共产党员,两次立三等功。为加强部队建设,实现工作目标,他作风深入,工作扎实,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顾不上休息和治疗,忘我地工作。担任政委两年多,下基层调查研究310天,其中在连队蹲点110天。他善于团结和带领党委班子,齐心协力抓部队建设;管理干部坚持原则,祛邪扶正,赏罚严明;平时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结合部队建设的实际及时解决问题。1987年,全团在师和集团军组织的考核中夺得7项第一,他和团长被集团军党委评为“一对好主官”。1988年,团党委被集团军评为先进团党委。官兵赞誉他是“军中焦裕禄”,党委一班人赞誉他是“廉洁奉公的好班长”。
1988年,杨崇元患糖尿病综合并发症,1989年1月1日逝世,年仅42岁。杨崇元的不幸殉职,在炮团、在驻地、在家乡、在战友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团长吴克祥止不住泪水,悲痛地说:“我失去了一位好搭档,我们失去了一位好班长。”所有连队自发停止娱乐活动3天,以示哀悼。在400里外集训的11名基层干部,听到政委逝世的噩耗,请求参加追悼会,有的哭着找领导批准。曾受到杨崇元严肃批评的一名排长,探家回来后,一听到政委死了,眼泪直往下掉,"政委,我对不起您啊!"全团干部战士纷纷请求,给杨崇元授予荣誉称号,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00多名退伍老战士,在离队前书面追忆杨崇元的先进事迹时,称赞他是炮团的功臣,心目中最服气的人。炮团原驻地灌南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人武部的领导,都为杨崇元的精神感动,怀着崇敬心情,赶往淮阴殡仪馆,向他的遗体告别。杨崇元45名生前好友,考虑到他家庭困难较多,主动捐款1749元,以表深情厚谊。杨崇元的家乡南京市六合县,将《解放军报》刊登的杨崇元的先进事迹先后三次复印,下发乡以上领导和厂矿、企业、学校,号召全县人民向他学习。集团军、师、团三级党委,肯定杨崇元是党的忠诚战士,是“军中焦裕禄”,是政绩突出"受群众拥护的好部",并分别做出决定,要求全体官兵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做杨崇元那样的人,为稳定部队、加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他的精神被很多人学习: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满怀信心;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务真求实;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进取;对自己清正廉洁,公而忘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崇元的一生,是对党忠心耿耿的一生,以对国防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