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一个美丽的地方!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盱眙县

盱眙是全国最早建县的县份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境内有都梁山,山上盛产都梁午草(即泽兰),隋大业初,炀帝在盱眙置离宫——都梁宫后,盱眙别称“都梁”。历史上,盱眙曾建过都,升过郡、军,还有州、郡在盱眙设治。民国时,安徽省第六、四、九行政督察区先后设治于盱眙。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淮南路东行政公署也曾设在境内。1955年,盱眙县由安徽省划归江苏省,先后隶属淮阴专区、六合专区,后又隶属淮阴地区。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隶属淮阴市。2001年1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后,盱眙隶属淮安市。

自然地理
盱眙县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均国土面积列江苏省各县(市)之首。辖14镇5乡,257个行政村(居),总人口74万,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淮河流经境内,北部濒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素有“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之称。
盱眙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际、年际变异性突出,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湿早,春、秋两季度突出,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隆温早,春、秋两季度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较炎热(最高气温37℃-39℃,持续不超过5天),冬季寒冷早(最低气温-12℃,持续不超过7天)。年平均日照总量2222.4小时,平均气温14.7℃,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1005.4毫米。温差0.4℃;降雨量在水冲港、天泉湖一带最大,并形成闭合雨量圈,地域差异120毫米。

交通区位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西部,淮安市南端;东与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分别与安徽省来安县和明光市交界,北与洪泽县、泗洪县接壤。宁淮、宁宿徐两条高速过境穿越三分之二的乡镇,到南京只需45分钟,已融入南京一小时经济圈,距省内其他大中城市都在2小时左右,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中转和枢纽。盱眙港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水运吞吐能力,淮河盱眙段将成为黄金水道。

盱眙县物产资源极为丰富。生物资源:主要有狼、獾、狐、兔、黄鼬、草獐以及10目23科51种鸟类等野生动物,洪泽湖和淮河盛产鳊、鳇、鲤、鲫、银、黄鳝等各种水生动物。中药材资源:主要有野生药用植物738个品种,药用动物42个品种,蜈蚣、灵芝、黄精、猫不草等珍稀名贵药材和丹参、山楂、桔梗、柴胡、白头翁等常规药材远销省内外。林木资源:现存树种计65科232种。新发现的树木有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野核桃、羽叶泡花树、湖北楂、毛木来、红脉钓樟、中华石楠等。铁山寺森林公园内还发现有栾树、无患子、重阳木、椴树等稀有树种。牧草资源:全县有4.4万公顷草山、草坡,牧草品种主要有禾本科黑麦草、牛尾草、羊茅、黄背茅、青香茅、白茅、荩草、狗尾草、鸡脚草等。矿产资源:境内蕴藏着凹凸棒粘土、玄武岩、石灰石、矿泉水、石油等多种矿产。

“十五”以来,通过不断加大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优化提升城市环境和城市品位,坚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发展城市,全县城市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围绕“显山、露水、拓绿”,先后建成2.9平方公里的淮河风光带,将第一山公园由原来的12公顷扩大到200余公顷,新开辟1.8平方公里的都梁公园,新建了水陆兼备的占地3平方公里的自然生态园,整个县城被评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城市管理

近年来,盱眙通过完善城市管理,理顺城市管理关系,创新工作机制,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了“一大改善、二项强化、三项提高”,即大大改善美化了城市环境容貌,进一步强化了城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自身管理,全面提高了城市管理相关的设施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城市管理执法范围扩大,由县城区逐步实现了县乡全覆盖;城市管理职能配置更加科学,成立了县城市管理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全面行使市容环卫、公安、交通、环保、城市绿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城市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专门成立了全县文明城市创建领导小组督查工作办公室,形成了义务劳动制度、交办落实制度、突击整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奖惩考核制度,建立了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2005年,严格按照创建省文明城市和省城市管理创优考核标准,以打造“卫生有序、明礼诚信、安乐祥和”的城市环境为目标,加大投入,提升服务,强化管理,狠抓督查,深入开展城镇和县域主干次道综合整治行动,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业绩,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实施环卫质量提升工程,围绕城区主次干道、大型活动场所、重要服务场所等重点区域,强化环卫管理,基本实现了“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保洁全天候”的目标。

明祖陵 距县城西北15公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也是朱元璋祖父朱初一的实际殁葬地。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历时28年之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黄河夺淮,与古泗州城一起毁于洪水。1953年春旱时,首次露出水面,被当地人们称为大墓头;1963年再次露出水面,被江苏省专家发现,确认为久已失传的明祖陵。1996年10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距县城45公里,占地面积70.58平方公里,其中61.58平方公里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的9平方公里的无比纯净的天泉湖,构成了极其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这里繁衍生息着40多种野生动物,170多种鸟类,280多种高等植物,800多种中草药,其中绝大多数为南北地域边缘物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区域内山、林、泉、湖、石、洞自然造化,佳景天成。铁山寺森林度假村集休闲、娱乐、保健于一体。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基地已落户园中,其附属设施——盱眙铁山寺天文科普园于2001年7月30日对外开放;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小行星观测基地已建成使用,并成功发现和命名太空小行星——盱眙星。
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一山位于县城区,原名南山。北宋书画家米芾由北宋国都汴京(今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涟水知县,一路平川,入淮时忽见清奇丽秀的南山,诗兴勃发,随即吟出千古绝唱《第一山怀古》:“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大书“第一山”三个雄劲飘逸的大字。从此南山易名“第一山”。第一山左拥翠屏峰,右揽凤坡岭,背倚清风山,面向长淮水,群山环拱,一峰独好。山上林壑幽美,人文荟萃,名胜星罗,佳境天成。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 位于黄花塘镇境内,距县城35公里。从1943年1月初到1945年2月底,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和高潮时期,新四军军部移驻黄花塘。使华中地区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景区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仙台风景区 位于穆店乡西南部,距宁连高速公路10公里,距盱眙县城仅17公里,占地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3平方公里。相传八仙在人间周游时路过此山,看到此地山清水秀,树林茂密,环境幽雅,便选准此地作为他们修仙论道的居所,因此后人将此山起名为八仙山,八仙修炼的座台得名为八仙台。景区内山、水、鸟、林、泉、石、洞协调自然,玄武岩山形地貌构成山顶平坦,山坡陡峻,泉水清纯,环境优雅,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岛的独特仙境。景区内野生资源极为丰富。
天鹅湖 位于盱眙县县城西南,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将建成水上游乐园、垂钓休闲中心、生态家园、民俗风情园。1999年,全国第一个县级女子骑警基地在这里正式成立。基地内有中西式乡村别墅,果木花卉,水产养殖、骑警展厅、马厩及水上乐园等等。这里生态环境幽雅,乡土气息浓郁,是餐饮、休闲 、娱乐及商务洽谈的好地方。
泗洲城 兴于唐代开元盛世,毁于清初康熙年间,是当时淮河流域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宋景德三年(公元1096年)这里成为泗州州治。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州治沉没,沉睡淮河水下的300多年,古泗州城已被江苏省十一五旅游开发重点项目,东方“庞贝”即将重见游客。。
甘泉山 是盱眙县沿淮群山之中一枝独秀,它位于一、二、三、四山和圣人山之间,以山上有甘泉闻名。沿淮山麓有霸王城遗址,相传为项羽屯兵处和古盱眙县治。山上有都梁寺,位于甘泉山之巅,因山上盛产都梁香草而得名。该寺占地4万平方米,漫山果树,三面环水,风景秀丽。

发展前景
按照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打造中国旅游强县品牌。突出泗州城项目启动建设,使之成为我县旅游发展的王牌,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惟一”、“第一”的独特品牌。全面提升铁山寺、明祖陵、第一山和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四大景区档次与品位,加大甘泉山、八仙台、龙王山、象山和天鹅湖五大景区开发力度,力争建成4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道路通畅、设施齐备、卫生有序的景区环境。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资金整合力度,不断提升旅游带动能力。依托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景观房产,打造生态人居。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加快农副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变。引导建设旅游特色村、专业村、小康村。加快旅游综合市场建设,促进宾馆服务业、商贸流通业、休闲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延伸发展。
到2010年,全县预计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300万人次,年均递增22%;接待入境旅游者2万人次,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内旅游收入18亿元,年均递增36%,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00万美元。

疯子22(2015-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