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3月4日,朱元璋以武昌久攻不下,亲自前往视察军队。3月20日,朱元璋到武昌,对攻城很关心,诸将从城东南的高冠山可俯视城中,却被汉兵占据,诸将相互观望,不愿前进。傅友德率数百人一鼓先登,面颊虽中一箭,并未因此退却,拔箭再战,继而肋下又中一箭,仍不为所动,终夺高冠山。后傅友德被任命为“雄武卫指挥使”。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傅友德随朱元璋下淮东,攻取张士诚江北辖区,破张士诚援兵于马骡港,缴获敌军战舰千余艘。闰十月,夺取泰州,围困高邮,转战江淮各地。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八月,攻下湖州,攻破苏州。由于傅友德军功卓著,擢升为江淮行省参
傅友德
傅友德
知政事。
明洪武元年(1368年),傅友德又随徐达挥师北上,破沂州,下青州,攻莱阳,取东昌,很快就平定了山东。随后南下,平定汴洛。闰七月,会师河阴。傅友德为先锋,北渡黄河,克卫辉、安阳、磁州及广安,集结临清,分兵北进,攻占德州、沧州,直逼元大都(今北京),迫使元朝降明。十二月,又进军山西,攻占榆次,进军太原,元守将扩廓帖木儿来援,万骑突至,傅友德以五十骑冲却之,又夜袭其营,扩廓帖木儿仓皇逃走,追至士门关,获其士马万计。又大败元将贺宗哲于石州、脱列伯于宣府。克复太原,山西平定。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傅友德进军陕西,攻克临洮,平定陕西。而后出潼关,西进甘肃,克庆阳,捣定西,大破扩廓帖木儿。而后,移兵伐蜀,领前锋,夺略阳关,克汉中。蜀将吴友仁犯汉中,傅友德率三千骑兵救援,攻其山寨,又令兵士点燃十支火炬布于山上,蜀军惊慌撤退。傅友德因战功受到朱元璋的犒赏,赐白金、文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