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
沐英于1344年(元朝至正四年),出生在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定远县一户穷苦人家。父亲早逝,随母度
少年沐英
少年沐英[3]
日,家境贫寒。
1351年(至正十一年)农历五月,江淮地区爆发红巾军起义,元朝对于红巾军的起事随即展开镇压。由于战事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沐英跟随母亲躲避兵乱,可是不久母亲就死在逃难的路上。
1352年(至正十二年),八岁的沐英流浪到濠州城,被当时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发现并收留,朱元璋夫妇当时膝下无子,就认小沐英为义子,沐英改姓朱,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朱元璋夫妇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
沐英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童年。[2] [4-5]
年少从军
1356年(至正十六年),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沐英随军出征,侍奉朱元璋,不辞辛劳。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沐英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先是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后提拔为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上饶)。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取福建,沐英领兵自西进攻,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的分水关,占领崇安,又攻破闵溪十八寨,俘虏陈友定部将冯谷保。又奉命移师镇守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皆属福建)。[6]
征战天下
1370年(洪武三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参与大都督府事务;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
沐英(左一)与众将领
沐英(左一)与众将领
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积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解决问题明快,深得朱元璋器重。
1376年(洪武九年),沐英被朱元璋给予全权派往关陕,体察民情,布施皇上恩惠。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同年十一月,沐英跟随邓愈出征吐蕃。1377年(洪武十年)农历四月,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一直打到昆仑山。得胜而回,没有久留。回师途中邓愈去世,沐英率领军队返回,因军功获封西平侯的爵位。
1378年(洪武十一年)农历八月,沐英为征西将军,与蓝玉等统兵征西。开始的时候在土门峡取得胜利,再进攻到洮州,俘虏十八族头领。
1380年(洪武十三年),沐英又奉命率兵进击屯兵和林的一支残留元朝势力。沐英由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渡过黄河,翻越贺兰山,经过流沙,用了七天到达距敌营五十里处。沐英分兵四路前进,一路从后面偷袭敌人,两路左右夹击,沐英亲率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合围,一举战胜,俘虏敌将脱火赤及其全部。
1381年(洪武十四年),沐英领兵出古北口,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沐英独当一面,再次胜利而归。[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