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近几年云南经济发展概要
近年来,云南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省情,发展特色经济的方针。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加对西部省区的投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保持了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良好局面。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2458.8亿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47,增长7.5;财政总收入510亿元,增长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3.6亿元,增长23.5%。2001—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8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1%;全省城市化水平27%。
(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成绩显著。1998—2003年,我省抓住中央实行扩大内需方针,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资金支持,努力拓宽资金渠道。投资总规模分别上了600亿元、700亿元、800亿元和1000亿元四个台阶,六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64.2亿元,新增固定资产3427.7亿元,施工项目9.11万个,建成投产项目9.77万个。投资规模的扩大,使我省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明显缓解。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绩。五年完成农林、水利投资274.9亿元,年均增长49.8%。建成大中型水库32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0座,增加蓄水库容19.8亿立方米,净增有效灌溉面积320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以红河为中心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产业带;以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为中心的橡胶、茶叶产业带;以临沧、保山、德宏为中心的糖料、咖啡、香料产业带;以文山为中心的南药产业带;以西双版纳、昆明(玉溪)、丽江为中心热、温、寒花卉带。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和产品。以云南红、神泉、滇红、蝶泉、雪兰、王国等公司为龙头的企业带动了部分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