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深远的风俗文化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灌云县

连云港市古称海州,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新石器时期的将军崖岩画中反映的祭祀习俗和汉代孔望山摩崖造像中表现的信仰习俗,都有着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连云港的渔民风俗和盐民风俗,更彰显了该地区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启为民俗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要制定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一要广集民智,二要注重结合,三要突出重点。形成整体效应与拉动效应。还要整合研究资源,开展民俗文化普查,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要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突出原生态特征,营造氛围、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政府应担负起民俗文化的主导作用,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独特的宗教文化道教起源与我国西北山岳地带与东海沿海,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间宗教。它源于“三神山”之说。“三神说”在海中,上有琼楼玉宇,有长生不老之药,是世人向往而又很难企及的仙境。秦始皇对此深信不疑,汉武帝刘彻也热衷于仙山求药,以得长生。故沿海岛屿山能沾上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边的,就成道教徒们顶礼膜拜之圣地。古称郁洲的云台山恰恰是海外瀛洲。汉代末年,东海崔季圭撰写的《述初赋》,就记述在云台山的“方士石室”中已有出家的“道人”;晋代学者葛洪在其《抱朴子·内篇》中也把郁洲列为“可以合药”的名山之一。可见,道教在海州地区历史悠久。

新浦烧香会
烧香会为旧时民间迷信活动组织,但其“出会” 却为群众性娱乐活动。解放前,新浦的烧香会最多时达18个,大多是商界各同业公会出面组织的。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朝云台”、 清时节去南城城皇庙敬香时,各烧香会统一出动。朝山敬香的烧香会队伍长达一二里路。另外,农历正月初五财神日、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娘娘诞辰日等,烧香会也会出会。烧香会出会时,都组织抬阁、龙灯、狮灯、花船、花挑、高跷,配有锣鼓棚。一般从大街西头出发,至东头折向北,沿后街向西返回,边行边表演龙戏珠、狮子盘绣球、跑旱船等。解放后,民间烧香会停止活动。举办学术研究会 1986年5月,举办“江苏省第一届徐福研究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70余人,交流论文23篇,对徐福故里、中国移民、徐福东渡起航点和路线等问题宏观和微观的研究。1987年4月,徐福研究会和徐州师范学院徐福研究室等全国12个学术团体联合举办全国首届徐福研究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学者50余人,其中有复旦大学教授吴杰、中日关系史研究专家李连庆等,交流论文40余篇。1990年12月,徐福研究会在赣榆县举办“纪念徐福东渡220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山东、河北、陕西、贵州和台湾等8省、市专家、学者47人参加会议,交流论文37篇。日本访华团20余人列席会议吴山庙会相传,吴山庙会始自唐永徽六年(655)。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正会。会期3天。会前,县衙、商号及四乡百姓提前在山前搭好戏台、货棚、支好锅灶、摊铺。正会之日,远至百里之遥的百姓也赶来烧香敬神,求药治病。吴山所产中药材甚多,庙会期间各寺院、道观的和尚、道士免费为民治病。官、商、黎民,或烧香拜佛,或买或卖,或游玩,热闹非凡。清末民初,庙会转以商品交易为主。后因战乱,吴山庙会逐渐没落。

博客主页:http://www.blog.sina.com.cn/ycjwjsw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yxycj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4554889.html

坏天使的忧伤(2015-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