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大家园”,需要大家共同“扮靓”
“因为两个儿女都在宝安区工作,所以我和老伴在湖南湘乡市师范学校退休以后,于1998年7月也来到深圳儿女家居住养老,至今我已在深圳生活了十多年。”老人很喜欢深圳,“每年,都能看到身边的各种变化,比如城市面貌日益更新,生活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深圳是个新兴城市,年年披新装,一栋栋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宽敞的街道和公路、铁路,载着美丽的城市不断延伸。”
老人感慨,“在深圳,放眼望去,美不胜收。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深圳越来越好,安居深圳真是幸福。无怪乎许多人都向往着深圳这个美丽的新兴城市!”
然而,在这美丽的城市里,老人也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城市“牛皮癣”。老人住在宝城五区跨线桥附近,经常从桥上走过,却总看到桥边栏杆上贴满五花八门的小广告。“这些小广告,就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城市的‘牛皮癣’,被称之为难治的顽症。‘牛皮癣’很不雅观,有损深圳这座花园城市的靓丽形象。”
“如果是自己的小家庭里出现脏乱差现象,不是总会立即想尽办法,花些力气来清理吗?既然深圳是我们的大家园,当大家园里出现脏乱差,我们不是也应该像对待小家庭里出现的脏乱差现象一样来想办法解决吗?”老人这么想着,花了几天时间,提着水桶,带着擦布,手持一把果皮刀将桥上小广告一一刮掉。
每天2、3小时,十年坚持不懈清理“牛皮癣”
老人多天的辛劳,让大桥上的牛皮癣不见踪影,一座干净靓丽的大桥,出现在行人面前。杨秋林老人回忆,当时,有行人路过时看到这一幕后感慨地说,“大桥的这种靓丽形象要是能长久保持下来,该多好啊!”
行人一席话,让杨秋林老人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把自己看到的城市“牛皮癣”清理干净。从此,十多年里,他每天都坚持花上二、三小时,义务清除城市“牛皮癣”。
老人很细心,在清理小广告之后,他不是直接扔到垃圾箱里,而是把这些小广告收集到袋子里,回家再放到大的蛇皮袋里。每年,宝安区城管执法局的人都会到老杨家里,一次运走十多个蛇皮袋的小广告,再送到废纸处理厂去。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老人清理的小广告多达40万张。“这些小广告直接扔掉,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在废纸处理厂处置回收,不就是循环经济了吗?”老人的考虑,颇为长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