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是我国古典神话产生和流传的典型地区之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也滋养一方风情。从遂平女娲传说故事的范围、民风习俗中可以看出,其流传悠久、文化积淀的深厚。
遂平女娲的传说故事流传范围广。运用现代口头保存的民间神话,去研究古典神话流变的情况和特点,对我国神话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遂平民间能搜集到很多关于女娲的传说故事,翻开《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南遂平县卷》,开篇就是《女娲造人》的故事,故事的讲述和记录者均为嵖岈山人。遂平的女娲造人故事也是洪水过后,女娲受玉皇大帝派遣来到人间,用黄土先造泥屋,又在泥屋里造人,吹口气就活了。后来恶龙降灾,天塌了个窟窿,大雨倾盆,女娲先是用石头补天,后用身体补天,又用衣服补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天补住了。
遂平女娲的传说故事有地名地貌。女娲传说中的一些地名、山川、河流均可在现今找到实证,嵖岈远古的时候,伏牛山里来了一帮子人,为首的叫女娲,就住在千风躲。后来又有了千风寺,所以,女娲的姓是风姓。遂平有支鏊子烙馍做饭的习惯,就是女娲支上鏊子,把石头炼了去补天。所以,红石崖的石头都是女娲补天时烧红的。如今遂平人家家都用铁鏊子烙馍,就是女娲娘娘传下来的习俗,名曰“补天”。女娲和伏羲为了结婚繁衍后代,就在千风躲上滚石磨,一滚滚到嵖岈山上,合到了一块,就是如今嵖岈山的天磨,磨盘碾出的深沟就叫磨沟。女娲在遂平的历史遗存很多,还有“凤鸣谷”、“母祖峡”,有西部的凤凰山、阳风河等,都与女娲传说故事有关。
遂平女娲传说故事风俗蕴涵丰富。遂平县有不少风俗习惯与女娲文化紧密相关,正如杨利慧在《女娲溯源》中指出:节日习俗本与女娲有关,后来一些沿其旧俗但逐渐不知本义的地方,在早先可能就有信仰女娲之意。以此观点来观照遂平的习俗,可洞悉其奥秘。如小孩戴风帽穿披风的习俗。遂平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都要戴虎头风帽,穿红披风,一般到五六岁才脱下来。就是为纪念风姓女娲,求娲娘保佑平安之意。又如当雨水不止、天难以放晴时,遂平人家家户户都会扎“扫天娘娘”,挂在门楣上,这与女娲文化中的祈晴习俗有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