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沅江市民俗文化缩影
我们相信,沅江民间的习俗景象,
完全是沅江人生活和感情的反映。
1、开财门·送财喜 /363
在沅江市民间广为流行的“开财门”、“送财喜”之习俗,让人类获取了精神上的愉悦和生活上的灵悟。
2、祭送祭迎“司命娭毑” /365
“司命娭毑”菩萨,一家之主,祭送她上天禀报、祭迎她回家佑福的习俗,展示了沅江市的巫文化神韵。
3、颈圈·手圈· 脚圈 /367
佑福孩子消灾镇邪的吉祥物,蕴含着沅江市十分丰富和独到的民间文化内涵。
4、喊魂 /370
“喊魂”习俗,是人伦道德的文化传统与宗教文化的结合。
5、收吓 /372
“收吓”习俗,韵味无穷,丰富了民间文化。
6、送夜哭郎 /374
“送夜哭郎”习俗的流风馀韵,不乏人性、亲情般的温馨。
7、为东 /375
中国人自古就很注重礼尚往来,因而,沅江民间的“为东”习俗展示的德与义,富有高雅的精神享受。
8、吃鸡脑壳(吃鸡头) /376
吃鸡脑壳的习俗,不乏美丽的道德情操。
9、来客夫妇不能同睡一床·挂红 /377
一种习俗虽不能经天纬地运转人生乾坤,却能展露出人们对人生命运的美好憧憬。
10、来客主人坐席方位 /378
坐席方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投影,可见君子风范。
11、流动的剃头师傅 /379
剃头匠挑着剃头担子走村串户,方便乡民,这是沅江民间生活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2、三棒鼓 /381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因而打三棒鼓的习俗,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13、俗谣《梯(推磨)谷叽·挨(旋转推动)谷叽》 /383
俗谣最具生命力。
14、建宅勘址·上梁 /384
安居习俗体现的生活理念是宅福禄长,因而宅之勘址及“上梁”选择的是“旺”、“吉”之向,避“衰”、“凶”之祸。
15、讨百家米、讨百家钱 /386
讨百家米、讨百家钱的习俗景象,能给人们一种人性之美的感受。
16、碰天煞·碰地煞·碰打煞 /388
逢煞化煞的巫之方术,蕴藏着的是沉甸甸的楚文化历史。
17、本命年 /391
唯心主义的“本命年”说法,也具有约束人行为举止的积极作用。
18、春节“新年” /392
春节,两个汉字并列在一起,神奇地构成了沅江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画面,令我们惊叹和叫绝。
19、倒贴“福字” /394
倒贴“福”字的习俗,极受沅江人的欢迎喜爱,它寄托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20、贴春联 /396
贴春联,以示吉兆,并已成为沅江市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21、燃放鞭炮 /398
燃放鞭炮的习俗,具有进步、文明的内涵,因而具有永远的生命力。
22、杀年猪 /400
杀年猪,在沅江人的心中几乎就是丰收与祭神的象征。
23、守岁“熬年” /402
守岁“熬年”的由来传说,展示了巫文化发源地的沅江人有一种驱邪降魔的心境。
24、除夕守岁观天象 /404
观天象,谶语的寓意富有哲理,展示了沅江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
25、吃早年·吃中年·吃夜年 /406
生活之美,沉淀在沅江市的春节吃年饭的习俗中,而不失传承千年的文化气韵。
26、吃夜年 /408
“吃夜年”的习俗,充满了民族文化色彩和情调的生活滋味。
27、压岁钱 /409
跪叩拜年,压岁钱拿来,乃是亲情友情的真挚。
28、元宵节 /410
沅江民间“闹元宵”构成的图景,说明了沅江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安泰,永远令我们感动。
29、说媒·合八字·相亲·压庚 /411
婚庆过程中的礼俗,具有动人的韵律,既浪漫又有诗情画意,为人们增添了许多生活乐趣。
30、新房婚床的方位安设 /414
附沅江民间的奇古(月宫)铺之资料
婚床方位的“坐北朝南”习俗,更让风光无限的新房充满着民间文化的风采和韵味。
31、过礼·告祖席·分大小·回门/416
沅江民间的婚俗非常丰富,缤纷多彩。当你亲历其境时,一定会感受到这里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32、踩门槛 /419
“踩门槛 ”的习俗,事关家庭和睦,千万不能轻薄之。
33、交杯茶·铺婚床·闹洞房 /421
附未出嫁的处女为何称为“黄花闺女” 的资料
沅江人的婚娶习俗,颇具特色,因而在沿袭中经久不衰。
34、产妇避“生产鬼” /424
助正祛邪的习俗,体现了沅江民间文化上的浪漫主义,也是沅江人的一种生活情怀。
35、“宁许人死 不许人生” /426
沅江民间的习俗文化,是在去其糟粕、发扬充实其精华的过程中进步的。
36、洗三·三朝酒 /427
添丁过程中的习俗,赋之以特殊的意趣及精神和情感,其乐无穷。
37、逢生 /429
富有浪漫情调的“逢生”,令人感叹沅江民间的纯朴民风。
38、剃去胎发秽气 /431
沅江民间继承和保留下来的剃去胎发的习俗,实际上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在延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