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沅江—第二辑(2)

家乡区县: 湖南省沅江市

39、“做九不做十”的祝寿习俗 /432
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做九不做十”之祝寿习俗,仍不失为是对生命、寿运等深层文化的认识。
40、招郎 /434
“招郎”习俗仍在沅江市民间传承沿袭,形态没有变,但生活理念却更新而进步了。
41、分家·打供应·吃轮供 /436
“老有所养”的习俗,在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闪烁着光彩。
42、婚嫁忌讳·冲喜 /438
具有淡淡惆怅与哀愁之情的“冲喜”习俗,强化了一种悲剧人生的感受。
43、结阴亲(冥婚·鬼婚) /439
“结阴亲”(冥婚)习俗,是人性世俗化的形象化体现。
44、报喜 /440
“报喜”的礼俗,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并存。
45、报丧 /441
“报丧”的礼俗,不可等闲置之,事关丧事活动的成败。
46、犯丧·犯重丧·假出殡 /442
沅江民间仍在传承的犯丧·犯重丧·假出殡的习俗,确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
47、送终·开路·下榻 /443
通往极乐世界的道路永远不会平坦,因而送终、开路、下榻的习俗,是让驾鹤西去的死者得到安息。
48、寿衣·抹尸 /445
寿衣与抹尸净身,是真正的生活话语,给凡俗的人群产生无数的想象。

49、守灵 /446
对入殓之前的死者守灵,有种肃杀神秘,现代人可认知为是“心灵的守望”。
50、哭灵 /447
哭灵,是一种厚实的民间文化积淀,使人们获得一种道德精神的熏陶。
51、停尸三天做道场 /449
道场活动,集奇异深邃和神秘莫测于一身,也为民间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52、点酒·路祭·丢纸钱 /452
对死者尊崇的点酒、路祭、丢纸钱的习俗,其传统道德的引导力量胜于专家。
53、开金井·落葬 /454
“开金井”、“落葬”,是巫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渲染了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
54、讨七米 /456
附古代贤儒二十四孝资料
死了人之后的孝家去“讨七米”的习俗,也是沅江民俗文化景象的一种看点。
55、“迎七”、“做七”的居丧礼仪 /458
“迎七”、“做七”的居丧礼仪,形态上具有迷信色彩,但也展示了“百行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56、春节殡葬避讳 /459
如果游人旅者亲眼目睹沅江的春节殡葬避讳习俗,一定会对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民俗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57、做阴生(冥寿)· 忌日 /462
为死者过生日、祝寿,是生者对死者情感交流、补充、延伸、扩展,使之更丰富。
58、七月半烧包 /463
“烧包”习俗,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59、灵屋 /465
烧灵屋,可让阳间与阴间的人和物互相感通。
60、“只望清明寒食节” /467
清明寒食节凝聚家庭价值,因此,“鬼节”给我们的是一种丰富的联想和感受。
61、清明扫墓禁忌 /469
清明扫墓的禁忌习俗,是诚心祈祷和祈福的心。
62、沅江民俗中信奉的阴间鬼神 /471
源于中华民俗文化的根脉,荆楚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沅江市,其民间也有着对阴间鬼神的创造与想象,并在敬畏中展示出一种美好愿望、寄托与追求。
63、渔浪会·开湖典仪·洞庭渔火节 /474
无论是渔浪会、开湖典仪等傩戏形态,还是一脉相承的洞庭渔火节,体现出来的文化作用,已广泛地影响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64、蝴蝶过河 /478
“蝴蝶过河”,有诗意,更有习俗的风采,足以构成一道靓丽的饮食文化风景线。
65、夜宵漫酒 /481
夜宵漫酒,是沅江人生活的新习俗。好日子,好色彩,好好品尝,更是沅江人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景观。
66、乌篷船 /484
坐上沅江市那种独特的乌篷船在水上荡漾,就能感受到沅江市是一个充满美丽而惊奇的水乡城市。
67、谚语 /486
沅江市民间的谚语读起来,似乎很轻松,便于理解,其实它却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68、打山歌 /489
附沅江民歌三首
打山歌,完全是沅江人生活和感情的反映,这是真正的民间之音。
69、沅江民间岁时节令 /496
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集体性习俗活动,展示的却是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

zjy593(2015-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