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地名故事(八)刘秀的歇马庙

家乡区县: 山东省莘县

妹冢东南有个村庄叫香庙。大凡以庙命名者,村中必曾有庙宇,香庙亦然。香庙村西南曾有座古庙,座北朝南,庙门正冲着一条南北大道,大道东西各有一片坑塘。夏季雨后,坑塘中积水骤涨,蛤蟆也随之活跃起来,哇哇叫成一片。可是,放声大叫的只是路西坑里的蛤蟆,路东坑里则一片寂静。有好事人把西坑里正在欢叫的蛤蟆放到东坑里,蛤蟆立即如哑了一般,悄然无声;再把东坑里长年不鸣的蛤蟆捉住放到西坑里,则立即圆睁暴眼,叫个不停。此事传闻很广,妇孺皆知。据当地人说,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暴发,汉室后裔刘秀乘机起兵,参加绿林军,到河北一带活动,收编了部分地主武装和农民起义军,力量逐渐壮大。他以复兴汉室为号召,颇得地主阶级和地主豪绅势力的支持。刘秀初起兵时,势孤力单,常吃败仗。一年夏天,大雨刚过,刘秀率几十骑残兵,败退至武阳(今朝城)城北,总算甩掉了紧追不舍的王莽军队。此时已是2更时分,忽然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沙河挡住了去路。河水汹涌,又无渡船,刘秀一行已是人困马乏,寸步难行。幸喜沙河南岸有一小店,刘秀无奈,便传令宿营。经过一天的拼杀奔波,将士们疲劳已极,倒头便睡。刘秀却难以合眼。复国重任系于一身,屡战不利,军心受挫,前景茫然。如今前有大河挡路,后有随时可能出现的追兵,刘秀心绪起伏,焦急万分。辗转难眠,他便唤起几名随从,步出店门,欲借雨后的清风明月散心醒神,再谋良策。无奈时逢大雨刚过,坑里的蛤蟆十分活跃,咯咯咯,哇哇哇,此起彼伏,叫成一片,聒得刘秀两耳轰鸣,头昏脑胀。他长吁一口气,叹道:“我刘秀为国讨莽,乃正义之举。如今屡战不利,几至绝境。这满坑的蛤蟆偏不知我心,如此聒噪,搅得我心乱如麻。如我刘秀讨葬之举可胜,天当助我,让这满坑的蛤蟆从此不鸣。”话音刚落,蛤蟆的鸣叫嘎然而止,小店前霎时变得一片寂静。刘秀与随从们始则惊奇,继而欢欣。随从们愣了片刻,一齐伏跪在地说:“将军金口玉言,万物尊命,定是真龙天子,汉室再兴无疑矣。”刘秀心中兴奋,立即回店,将蛤蟆停叫之事告诉众将士,将士们精神陡添,欢呼雀跃不已。于是,马足食,人饱餐,重备甲鞍,再整旗鼓,几十骑人马又上征程。临行时,刘秀对店主说:“我刘秀危难之中曾在此歇马,你的店就是我的歇马店,我将永远不忘!”从此后,店前那个坑里面的蛤蟆再也不叫了。后来西边因建房取土又形成了一个新坑,新坑里的蛤蟆却不尊“圣命”,叫得很欢。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后汉。他镇压了赤眉起义军,削平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登基后,他特命地方官在歇马店旧址上建起了一座庙宇,名为“歇马庙”,以示纪念。因是皇帝敕建,庙中之神好象特别灵验,上香叩拜的善男信女日夜不绝,青烟缭绕,香气迷漫,竟达数里,村名也变成了“歇马庙”。四十年代初,歇马庙油坊很多。如今的香庙村分前后两个,已有数百户人家。

王朋朋(2015-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