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安,男,汉族,1980 年 11 月生,身高1米80,河北省保定市“油条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河北省保定市80后大学毕业生,从保定财贸学校会计专业毕业后,自考了大专文凭。曾经从事过物资、汽运等工作,后来患上了严重腰部风湿。2010年病好些后,他和爱人崔红艳接手了这家位于保定市银杏路南侧的早餐点,和家人一起经营。他的油条因坚决不用“复炸油”,而被消费者称为“良心油条”,他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良心油条哥”。2012年5月央视报道后走红网络。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刘洪安是河北保定市财贸学校的大专毕业生,虽然学的是会计专业,但他却自谋职业卖起了早点。最初,为了省油,他也把炸油条的油底留在第二天再使用。后来,小刘通过媒体了解到,食用油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于是在2012年初,他便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炸油条,而且每天一换。刘洪安称,自此他卖上了“良心油条”。
他先是找人在早餐点“刘家豆腐脑”蓝色招牌上,做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白色醒目标语。同时,为向顾客证明自己的油是新油,刘洪安特意用一张白纸写上了鉴别复炸油的方法,贴在临近油锅的窗口上。另外,他还在油锅边上放了一把“验油勺”,供顾客随时检验。当有顾客对他的承诺有质疑时,刘洪安便会把他们请到“验油勺”前,让他们亲自检验。
油条杜绝复炸后,成本也相应增加,为此刘洪安将油条的价格每斤提高了1元,“从每斤4元涨到了每斤5元” 。可来吃早餐的人却不减反增。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刘洪安在网上也迅速走红,“刘家豆腐脑”的生意得用“火爆”来形容了。
炸油条时,每次油锅要放油20斤。刘洪安每天炸80多斤油条,要用油15斤左右,锅里还有5斤剩油。“过去,这些剩油下一次炸油条时都会‘滚’着用。”
而今这5斤剩油,表面两斤“清凉油”,他会舀出来,炸辣椒油或用来拌肉馅做馅饼;剩下的3斤“黑油底”则会全部倒掉。
他批量采购的大豆色拉油每斤5.05元,每天倒掉3斤“黑油底”,成本增加15.15元。而油条价格每斤增加1元,80斤油条就是80元。减去增加的成本,刘洪安每天还会多赚65元左右。
刘洪安介绍说,自从2月“拒绝复炸”后,虽然价格提高了,但每天他会比过去多卖200元的油条。而这件事被媒体关注后,慕名来买“良心油条”的人就更多了。“之前8张折叠桌不够用了。”刘洪安急匆匆购进4张折叠桌,而这两天他又感叹:还得买桌子!
“油条哥”的事迹在网上流传之后,有人对他的行为持质疑态度,认为他是在炒作。也有人为他叹息: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炸油条,这是人才浪费啊!但更多的人对他的做法大加赞赏,亲切地称呼他为“油条哥”。
网友“安文智”呼吁:“商家也好,企业也罢,都应像‘油条哥’倒掉残油一样,将不诚信、昧良心一并倒掉。”
还有网友说:“一个小小的油条摊主,却用他的诚信与良知经营着收入并不可观的摊位,用‘良心油条’为他赚取了金钱所买不到的赞誉,值得学习。凭良心做生意,不但不会赔钱,还会赚钱,‘油条哥’是个很好的例子。”
2012年,刘洪安获得了中国好人、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食品诚信先进个人、“感动河北”人物等多项荣誉。 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