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城,无人不晓,长城之闻名因其“大”,中国现存最小的“古城”是达濠古城。其面积用一般丈量区域面积的度量单位来表述,真是天见可怜,只有0.014平方公里,大约只有一个半球场大。达濠古城位于汕头市濠江区,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袖珍古城。建于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达濠古城墙于2010年列入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这个袖珍城,还有一段故事。
达濠,古称招收都。山多田少,民以渔盐为业,史载“田三渔盐七”,指的就是当时的生产布局。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准在达濠沿海一带构筑城墙,用以防御明朝余党和海盗的骚扰。当时的地方官姓许名颖,觉得在此地建城廓,一不方便靠潮汐劳作的渔民出入,二来以渔盐为业的居民,生活极其贫困,温饱且难,更无财产遭劫之虑,大兴土木搞城建工程,实在是劳民伤财。但不筑城又恐难以向上司交代。于是,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建成了 招收城,并根据达濠鱼岛附近的环境,修建了一条大约20多里的长堤,使当地居民免受了潮水之灾。
古时的达濠古城,是招收都的政治、军事、经济管理中心。城西设有“水师左营守备府”,相当于团一级的军事指挥部;东面设“招宁司巡检署”,即现实中的公安局;城北则设“招收盐场”,相当于现实中盐务局,东西北三个机构形成品字形布局。民国期间,“招宁司巡检署”改为“达濠警察所”。1918年后,又建群英、盛德两小学于城内,城中有居民几十户,多是前清来濠小官吏后裔。1939年,日军侵占达濠,将城内居民尽数逐出城外,并拆毁了民房,使其成为一座空城。
中国最小的古城——达濠古城将“华丽变身”,成为一处濠江群众游玩休憩的文化公园及特色旅游景点。昨天上午,濠江区委、区政府举行开工仪式,拉开达濠古城修缮工程的帷幕。
达濠古城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有名的袖珍古城,是我省重要的文物单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古城墙一度受到破坏,尤其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城内建筑物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商贩占道经营与脏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些现象与达濠古城古色古香的形象格格不入。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达濠古城的修缮整治工作列入十大为民办好事实事的民生工程之一,落实达濠街道作为达濠古城修缮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相关部门配合联动,实施整治修缮。
目前,古城整治工作已完成城内违建物的拆除和摊档的清退,进入修复修缮阶段。此项工作还得到了林隆彬先生、林辉文先生等诸位乡亲贤达的积极响应,共捐资1000多万作为支持。据了解,此次修缮工程将对重点建筑遗产达濠古城墙、工人文化宫、影剧院等进行原貌复原、修缮提升功能,原有影剧院将改为风雨剧场并作适当整修,同时保留并提升改造现有影剧院前的露天舞台,增设展示空间;结合许公纪念园,象征性恢复老城门原貌,并增加座椅、垃圾桶、标识牌、景观灯等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规划建设古城绿化景观,届时绿化覆盖率将由修缮前的27%提升至7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