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赵氏孤儿!!!

家乡区县: 渭南韩城市

赵氏孤儿故事最早成书于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公撰述后流传于世的。赵氏孤儿故事《史记》中不光《赵世家》有记述,而且还散见于《晋世家》等许多篇章。 《晋世家》载:(景公)十七年诛赵同、赵括,族灭之。韩厥曰:“赵衰赵盾之功,岂可忘乎,奈何绝祀?”乃复令赵庶子赵武为赵后,复兴之邑。

《韩世家》载: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逐者为祟。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后无祀,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于赵氏田邑,继赵氏祀。

司马迁之所以能把赵氏孤儿故事讲得这么活灵活现,说明他对赵氏孤儿故事了如指掌。但遍阅《左传》、《战国策》等先秦典籍,其书并未有一处提到这段佳话故事,难道是司马迁杜撰不成?

这绝对不可能,史公著史立意宏阔,乃是要“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欲成一家之言”,形成自己的一家言治国思想。为此他“由石室金匮之书,”遍察古今图书典籍,又“二十而南游江淮”,遍访祖国名山大川,“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记其成败兴坏之理”,收集著史最直接一手资料,其治学严谨态度不仅为唐宋文学大家所折服,而且为许多当代学人所推崇。汉刘向杨雄 “博其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叙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现代文学泰斗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那么赵氏孤儿这段凄美动人的故事,既然不见于典籍,史公又是从何而来,他只能来自于民间。正因为史公生活在韩城,从小耳闻目染听过赵氏孤儿故事,所以他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如此入情入理,感人至深。

徐蓉仙(2015-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