酂南村是因坐落在永城市酂城镇的南边而得名的。在酂南村的范围内遗留下来的古迹有好几处。
在酂南村小萧楼居住的大多数是萧姓人。据72岁的萧祖远说,他的祖辈是从江西迁来的,当时有兄弟三人,形成了三个村庄,目前已有400余年。他家族目前留存下来的家谱是从萧氏十三世时续写的,至今传到了十八代。至于这个村的来历和萧何有没有关系,谁也说不清。但是,在这个地方,造律台的传说还是很有名的。
造律台位于酂城镇南500米处,南侧紧挨311国道。该镇党委秘书、副镇长赖明志带我们到了造律台遗址,只见四周灌木丛生,一片荒凉景象。穿过丛林搭成的“洞”来到台前,只见台上树木葱郁,被损毁的土台斑痕累累,那雨水冲刷的痕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它的遭遇。土里掺杂着贝壳、螺之类的东西,一层层的,有的被雨水冲刷得裸露在外。
赖明志说,该遗址是1936年被发现的,上层为商代遗存,下层为河南龙山文化的堆积。曾出土过石斧、石刀、蚌镰以及大量的陶片等。它是省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成不规则的椭圆形,现高7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35米,面积1750平方米。
公元前202年,刘邦灭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刘邦封萧何为酂侯,酂县为其封地。相传,刘邦把制定法律的事情交给了萧何,萧何张榜招纳天下有才华的学子,共同研究制定法律。萧何封酂县一个叫丘生的为“谋事官”,命其在一年内造出律典。于是,丘生回到老家酂县,在高约百米的大土台上搭间茅屋,闭门写律。
就在花落桃熟的季节,丘生的妻子在给丘生送饭的时候,路过一个桃园,看见桃子被风吹落一地,就顺手从地上捡起两个桃子送给丘生,庆贺丘生造律成功。却不料,这一行为触犯了丘生造的律中不守妇道的“贼律罪”一条,被丘生休回娘家。
丘生的母亲知道儿媳被休,非常生气,要求丘生撤回休书把儿媳追回来。丘生认为自己造的法律,还没有颁布天下,执法人出尔反尔,怎能教育别人不违法呢?他没有听从母亲的话,也没有追回妻子。丘生之母问丘生:“背母休妻,按你的律条该当何罪?”丘生不料自己竟触犯了自己写的法律,犯了“不孝罪”,该自尽。丘生性格刚正,以身殉法。
丘生死前,把《治汉律典》的上部交给了母亲,下部藏在了自己的棺材里。后来,萧何命人打开棺材,拿出了下部。按律条,“扒坟盗墓罪当斩”,萧何违反了法律,招来了杀身之祸。民间有“丘生造律萧何犯,不斩萧何律不成”的说法。
这个故事历史上无记载,史载萧何等人在《秦律》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了《汉律》。但丘生造律的土台却留了下来,并被传为萧何造律台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