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功原因
1.1巧妙效仿
据中国万里行资料指出小米手机模仿了苹果的饥饿营销模式,有意降低生产量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小米较高售价和利润率,从而在最短时间打造小米手机的品牌。小米手机通过发烧友去赢得市场,巧妙利用网络口碑,强大的手机性能,经验丰富的市场团队,因而饥饿营销道路走的很成功。
1.2确定市场容量和需求情况
饥饿营销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利用消费者信息不对称这一优势实施,小米利用“三分饱,七分饿”的方式,适当放量,同时通告下次开放购买的时间,告诉消费者是永远有机会的。
2011年12月18日,小米手机1第一次正式网上售卖,5分钟内30万台售完。
2012年12月28日,年末专场25万台小米手机在16分9秒售完,其中小米2在2分56秒售完。
2013年8月12月12点整红米手机开放购买,小米科技又创造了手机营销史上的一个奇迹,90秒,10万台红米手机售完。这都是饥饿营销给小米带来这么大的突破。
1.3 自身特色
小米手机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特色的开发模式,强大的手机性能,高性能低价格优势其次是超越iPhone 4的配置:双核、夏普屏、TPK触摸屏和大电池......小米手机根据使用者的习惯来改进自己,其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符合广大中国人的使用习惯,散热功能好,像素高。因而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
2.饥饿营销使用的不足
2.1供给不足问题
在小米手机出现的前半年时间里,准备不足一直是小米手机面临的问题。产能预估不足导致了产品大面积缺货,从刚开始的5000台再到20万台,小米手机似乎永远是买不到的,当然这是饥饿营销的选择。
2.2在线订购问题
在线业务支持也成为小米的软肋,从第一批小米抢号开始再到第二批正式产品的在线销售,永远是伴随着访问慢,页面出错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期初的估计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接二连三的在同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小米如果需要的话,并不难获得大流量、大负载的服务器支持。另外,消费者订货等待时间过长也导致很多消费者失去耐心。
2.3需求量过高的问题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消费者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越多的消费者就越难以满足,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让很多人喜欢上了小米,也就有了联通200万的巨大订单但是自身是一家硬件硬件一体化的综合互联网公司自身不会生产,全靠代工,所以需求过高对小米来说是过度饥饿的重大问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