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知名人物--居廉

家乡区县: 广州市海珠区

   居廉(1828年9月22日-1904年5月5日),广东省番禺县隔山乡(今广州市海珠区)人,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晚号隔山老人。居廉是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生见长。和其从兄居巢并称“二居”。他初时学宋光宝和孟丽堂,后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一家。笔法工整,设色妍丽,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画法基础上,创撞水和撞粉法,是岭南画派奠基人之一。居廉初从堂兄居梅生学画,每日以暇,挟丹青,游野次,或登山临水,追模花鸟草虫诸生物,务得其神似,又专志习南田老人之没骨画法,或取法于沈石田,又刻印曰“宋孟之间”宋为藕堂光宝,孟为丽堂觐乙,不忘师也,清慈禧西太后寿诞,广西巡抚王之春请其画百花寿屏以献,以是名动公卿。

   居廉原籍为江苏扬州宝应县,先辈来粤做官,遂落籍番禺。父亲名樟华,又名键,字少楠,为闽清县知县。居廉生于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9月22日,排行第七。自幼从堂兄居巢学画,十岁左右时随居巢赴广西,后又随居巢成为张敬修的军师,因军功奖掖,赏戴花翎。其间临习过宋光宝、华岩、金农、恽寿平、八大山人、徐渭等人作品。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又随其赴广西,在那里度过8年。咸丰六年(1856)春返粤,在张氏的“可园”客居10载。到47岁才返番禺,筑“啸月琴馆”设帐课徒。

   居廉在广西“环碧园”受教于江苏籍画家宋光宝和孟觐乙。宋和孟的画技均被其融汇吸收。从桂林回来后,东莞张家南方庭园特异的花草鱼虫、翎毛蜂蝶,又成了摹拟写生刻意创作的对象,并得以尽情发挥,造就成了既有坚实传统笔墨功夫,又具妙俏自然形象的艺术效能。还在没骨画中创造了撞水撞粉的表现新方法,对于同时代偏向以临仿前人为准则的画坛习气,是一种特别活脱、移风易俗的新流源。

   1855年,张敬修因浔城失守落职,次年返回东莞老家,而“二居”也返回家乡广州。之后,居氏兄弟又数次应张敬修及其侄张嘉谟之邀同赴东莞,断断续续分别于张敬修的可园和张嘉谟的道生园客居了近十年时间,专心从事艺术创作活动[3]。这段期间居廉醉心写生,画艺大进,同治三年(1864年)张敬修在可园病卒后,居廉随兄居巢返回故里,不久开始筑建供自己作画和授徒的“十香园”(因种了素馨、瑞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鱼子兰、白兰、含笑等十种香花,故名),专心作画以卖画为生,并设馆授徒,声名日彰,桃李甚众。

   他悉心培养出一批遍及两广的学生,如广西的杨元晖,福建的陈芬,广东的高剑父、陈树人等。曾活跃于20世纪的伍懿庄、张纯初、容祖春、关蕙农都出自他的门庭。高(剑父)后来成了“五四”以后首倡中国画革新的先导,被称为“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技法与画风曾直接受过居廉的传授和影响。

梧桐子家乡区县: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haizhu.html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MusicQ

博客:http://blog.sina.com.cn/music1030

微博:http://weibo.com/u/2833948072/home?wvr=5&lf=reg

晴晴(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