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沔阳的蒸菜素享盛誉,人们以沔阳三蒸称之。“沔阳三蒸”指哪“三蒸”,有多种说法。一说为蒸鱼、蒸肉、蒸藕,一说为蒸鱼、蒸菜,另一说为珍珠圆子、蒸白圆、粉蒸肉,还有一说为蒸“海、陆、空”,即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地上生长和跑的都可以蒸,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沔阳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产和蒸蔬菜的总称。但以“珍珠圆子”和“粉蒸肉”最为脍炙人口。
在江汉平原,蒸菜都作为筵席中的大菜上席,家有“不上格子(指蒸笼格)不请客”的习俗。沔阳农村百姓人家一般用杉木甑,竹制或铁制大蒸笼,餐馆酒店的沔阳蒸菜多以小蒸笼上席,传统的蒸笼一般直径17厘米左右,精致小巧,俗称“垛笼”。沔阳城镇大街小巷的饭馆一般都有一大蒸锅,上扣一有三个小圆孔的大木盆,每个小圆蒸汽孔上有多层小蒸笼。蒸汽腾腾,香飘满街。
珍珠圆子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和鳡鱼肉作主料,剁成茸后加调料和成糊,挤成肉团,滚粘上糯米后蒸制而成。成菜糯米色泽晶莹,洁白透明,犹如粒粒珍珠,肉圆软糯松泡,味道鲜美。
原科配方
主料:猪瘦肉400克,猪肥肉100克。
配料:鳡鱼肉100克,糯米300克,革养100克。
调料:精盐18克,味精5克,胡取粉2克,绍酒2克克,姜末15克,葱花20克。
做法:
1. 猪瘦肉剁成茸,猪肥肉切成黄豆大的颗粒,鱼肉垛成茸,荸荠切成黄豆大的颗粒
2. 糯米淘洗干净,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捞出沥干
3. 将鱼茸、猪肉茸放在钹内,加盐味精、绍酒、胡椒粉、淀粉,逐次加水搅拌上劲,加姜末、葱花、肥肉丁、荸荠丁一起拌匀,然后挤成直径约1.5厘米大的肉圆,逐个放入盛有米的箩筛内滚动,粘匀糯米,边做边在笼内排放整齐
4. 盖好笼盖,在旺火沸水锅上蒸15分钟取出装盘
做好比菜的诀窍
猪瘦肉的筋膜要剔去。鱼茸要尽量剁碎,猪肉茸要剁得粗一些,这样做成的圆子不仅嫩,而且滑爽。猪肉剁得过细,口感会显得粗糙。
应选用优质糯米,糯米浸泡要适度,以浸湿心为准。末泡透,蒸出的珍珠米圆,糯米会显得“夹生”;泡过了,糯米易碎,不仅影响美观, “珍珠”不晶莹,颗粒不坚挺,而且口感不好,显得软烂。
用肉圆粘糯米时,既要粘匀,又要顺其自然,动作要轻柔,以使蒸出的“珍珠”能竖起来,显得美观。
蒸制时要旺火猛蒸,一气呵成。
装盘时可加些盘饰以衬托肉圆莹白。
营养保健指导
此菜以猪肉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制成,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含量均高。每100克猪瘦肉约含蛋白质22.2克,脂肪15.7克,以及钙、磷、铁和多种维生意。中医认为猪肉性味甘咸乎,有滋阴润燥,长气力,倍精神,生精液,丰肌肤,润皮肤,补肾液,充胃浓,滋肝肾之功。用于热病伤津,消渴赢瘦,燥咳,便秘,体弱,营养不良等症。
每100克糯米约合蛋白质6.7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76.3克,还有级纤维、钙、磷、铁、硫胺索、核黄素、尼克酸等成分。性味甘温,有补中益气,和胃止泻之功效。脾胃虚弱,食后不能健运,消化不良,乏力自汗,小便多者宜食。
菜品花样变化
以猪肉为主科制作圆子,湖北有不少风味品种:如蒸白圆、生炸圆子、黄焖圆子、菜心奎圆、荷包圆子等。
“蒸白圆”是与珍珠圆子相似的一种做法,主配料及加工方法相近,只是圆子上不粘糯米。
“生炸圆子”是用肥4瘦6(或肥3瘦7)的猪肉剁茸和物炸制后,醮咸甜味卤汁或花椒盐食用。
“黄焖圆子”是炸好的圆子加调配料焖制而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