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老白干的传说
关于衡水老白干酒的历史悠久及品高质佳,除有据可考的古籍记载之外,在民间还有许多优美的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前,滏阳河畔有一个桃花盛开的小村庄,村口有一家酒店——桃花村酒店,高挑酒旗,上书“老白干酒”。掌柜的是一位40多岁的寡妇,人称薛二嫂,她经营的是前店后坊,生意兴隆。一日,店里来了位白发老石匠,开口讨酒喝,日复一日,每天喝酒不付分文。薛二嫂找机会问老石匠原因,老石匠说:“你们这儿的酒不是‘老白干’吗?为什么还要钱?”薛二嫂说:“不错,我们这儿的酒是叫‘老白干’,这种酒是我祖上几代人留下的老作坊酿造的,这酒洁白纯正,酒度高烈,点燃后不留水分,所以我们这里的人都把它叫‘老白干’。这酒是我们自己酿的,老师傅只管喝,有钱付钱,无钱白喝。只要能给‘老白干’扬名,我心足矣!”于是薛二嫂依旧每天为老石匠敬酒端菜,殷勤招待。终于有一天,老石匠对薛二嫂说:“我穷得身无分文,无以回报,我就给你凿口井吧。”只见老石匠奋起神力,不一会儿就在后院凿出了一口水井,只见那井水波光粼粼,直往上涌,人们安上辘轳,汲上井水品尝,竟然纯净甘冽,绵甜香醇。薛二嫂正要向老石匠道谢,却见老石匠化作一缕轻烟飘然而去。众人无不称奇。薛二嫂用此井水酿酒,酒味更加醇香可口,风味独特。因此,各地制酒匠人,纷纷到此附近建造酒坊,用此井水酿酒,很快此地酿酒业就兴旺发达起来。数百年后,这个小村庄就变成了今天的衡水城,用此井水酿造的衡水老白干酒更是名声远扬。
传说之二:王之涣与老白干酒
衡水古称桃县,唐中宗神龙年间,大诗人王之涣在桃县任主薄。据说王之涣非常喜爱老白干酒,吟诗作赋时,常要饮酒助兴。相传王主薄还请鲁班的徒弟喝过老白干酒,那横亘桃城,古石嶙峋的券孔老石桥,便是鲁班的徒弟酣饮老白干酒后,酩酊之中露绝术,妙手建筑而成,顺手牵羊不知从哪方挪来的一尊青石麒麟,至今还蹲在老石桥头。衡水人至今有口皆碑,感戴王之涣的政绩功德和鲁班徒弟的神工绝艺,认为酒还是请这样的官员喝!
传说之三:王冕赞酒
相传元朝大画家王冕一日来到衡水,时值隆冬,天寒风冷,冻得他瑟瑟发抖。忽见一茅舍,他决定进去避避风寒。舍内一老者见他如此凄冷,遂取出白酒一壶,请他饮下驱寒。王冕也不推辞,一杯一杯喝下肚,情不自禁地说道:“一杯香,二杯甜,三杯香甜惹人馋,连喝十杯皆愿干。”并向老者询问此为何酒,老者微笑而答:“此乃衡水老白干酒,这个地方到处都产此酒啊!”王冕带着感激离开茅舍,走出老远仍在自言自语:“衡水烧锅到处有,琼浆玉液日夜流,来到此地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一走!”
名扬四海的衡水老白干
衡水老白干酒传统的酿造工艺世代流传,它是以优质高梁为原料,以纯小麦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甑工艺和两排清工艺,地缸发酵,精心酿制而成,造就了其芳香秀雅、醇厚丰柔、甘冽爽净、回味悠长的典型风格。1910年衡水老白干远销到新加坡,备受当地人欢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章;1992年67°老白干酒荣获香港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同年47°谨制老白干酒荣获中国名优酒博览会金奖;1994年衡水老白干酒被河北省技术监督局批准为河北省首批免检产品;1997年被省“质量兴省、名牌兴企”战略小组、省经贸委、省技术监督局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居河北省“六大名酒”之首;2000年再次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名牌产品。2000年开发的“十八酒坊”系列酒,更是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2002 年67°衡水老白干酒荣获国家级典型风格金杯奖。2004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以衡水老白干为代表的“老白干香型”被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和认定。2006年国家商务部正式认定衡水老白干酒为首批“中华老字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