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美景——遵化十大景之一

家乡区县: 唐山遵化市

      从前,市区城关东北角有眼清泉,虽坑池不大,却常流不息。到了清朝,经人工开凿,将其水分成两股环于城郭:一股沿北城墙外护城河潺行于西而南下;另一股顺东城外护城河南行绕而西,同汇于西南隅,后经牤牛桥而进沙河。时人称此为“清泉绕郭”,视为一景。 志书记载,“城东此隅隍池下有泉涌出,沸若滚珠,掬而饮甘且冽,名为乌龙泉。”《刘志图说》:传说,前人曾见此泉内有条数丈长的大黑龙,腾空而至西北,乘雾回旋东南,性善,大旱间祈祷即雨,人们故称此名。清代顺治初年,顺天巡抚宋权令工扩为池,方8丈,深9尺,易名素练旋,后因地震淤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宋权之弟、通永道按部宋荦率官绅修茸;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知州修礼,五十六年(1791年)知州傅修,咸丰八年(1858年)知州何兰馨;光绪十三年(1887年)知州陈以培等均曾濬治、迭修;并建龙泉文社;民国年间改为教育局,现已建成公园。
     清代及民国初年,乌龙泉即为州、县民众纳凉、休养生息之所。泉池清鉴须眉,游鳞可数,荷芰满塘,鸟语花香。泉水由东、西两龙口流出,沿护城河环绕城垣四周,一律宽深,潺潺作响。护城河上两岸植树各四行,每交夏秋,绿荫匝地,扶疏掩映,令人心旷神怡。初建泉、亭的巡抚宋权写诗赞云: 遵化有泉甘且清,由来名胜擅畿甸; 云涌珠喷逼城隈,澄泓地境光浮面。

     一眼澈底鱼若悬,朝暮彩霞映如茜。 入春波浪流潺湲,严冬荇藻纷青茜。 俗人相传呼乌龙,我欲嘉名锡素练„„ 识得日长如小年,当游三万六千遍。 五嶽芒鞋无定迹,异日莫惭杯水饯。
       春及亭、在泉后坡,系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州牧傅修所建。清代州人董士宁《春及亭登高即事次陈瑚海韵》言:“为爱黄花减彩旟,林泉集赏远怀舒;晚香已见飞云鹤,春及今成入岱與。幕府情深吟兴逈,霜葩影上酒阑初;曾随落帽联佳节,白发青藜意洒如。”后来,光绪年间,州牧陈以培在泉的左右边建“贺雨亭”、“园亭”和“观稼亭”。同治十年(1871年),知州瑞庆在乌龙泉上又建起了“乌龙桥”。其间还建造文星阁楼。州人每当来此登高远眺、关山葱葱郁郁,长城逶迤连绵、实有大展雄图之感。在“洗心亭”南有诀陨石,纵横五尺许,阔半之,耸峭玲珑,无雕琢迹,明代即有,传为落星,巡抚宋权题《石赞》:“谁赋尔形、块然中处,磊砢英多,惟吾与汝。”泉旁尚有太湖石和假山,泉西的半月形藕池,夏秋更加令人神往。加之古木权枒,清池潋滟,松风水月,嘉石玲珑,实为附郭之胜地。每当清风微扇,泉韵松声,有着荡胸涤耳之感,恍忽置身于仙境。
战争年代,由于不可避免的灾难,此地的一些建筑多系被毁。如今,泉被堵塞,填盖成普通的公园,美丽的风景已然消失逮尽。

华北科技学院吴琼(2015-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