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绚丽多彩,既有东台发绣、董永传说、渔民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有酥儿饼、鱼汤面、陈皮酒等传统美食,还有溱东大鼓、许河杂技、渔鼓道情等一批源于基层、源自生活,有着坚实群众基础的民俗文化艺术特色。
近年来,东台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围绕“传承民俗文化,彰显东台魅力”为主题的活动,吸引着市民涌跃参与。东台民俗文化魅力四射,证明了民俗文化在东台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董永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玉帝之女七仙女因感天宫孤独寂寞而思慕人间生活,一日随六位姐姐往凌虚台游玩,偶见下界卖身葬父的青年农民董永,被他的忠厚老实所打动而萌发爱情。她不顾天宫戒律森严,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妻,并帮助丈夫成功赎身。在我市目前有辞郎河、老槐树、董贤村、肝肠河等80余处地名与董永传说相关。 根雕。根雕艺术是一项化腐朽为神奇、注生命于枯木的美的艺术。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溱湖刻纸。溱湖刻纸派生于民间图画和剪纸,源于南宋未年“拜香亭”活动。亭上用很多图画和剪纸形式,陈列岳飞的图像,进行拜祭,拜香亭活动中的图画和剪纸也随着艺人的创造逐出形成溱湖刻纸工艺。溱湖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人物和环境古今中外无所不及。溱湖刻纸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匀表现出浓郁的民间特色和时代色彩,先后在省内外获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专题介绍,溱湖刻纸是民间工艺的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麦秸画。具有特殊的表现力,麦秸画艺人刘用明广泛吸收现代绘画的艺术手法,通过精心设计,改革工艺等方式,不断拓宽麦秸画的艺术表现范围。大胆吸收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巧妙制作成古相典雅,富丽堂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手工艺精品。
这些无不展现了东台人民的魅力,东台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一个城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