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事件

家乡区县: 河北省藁城市

  抗战初期,国民党采取联共抗日方针,抗战比较积极。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本对国民党积极进行政治诱降,英美等国力图撮合中日妥协,国民党内发生了分化。以国民党副总裁、国防最高委员会副主席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叛国投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英美派也发生了动摇。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对外宣称“坚决抗战到底”,但会议秘密制定了《限制共党活动办法》、《共产党问题处理办法》等文件,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并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蒋介石集团打着抗日旗号,向华北敌后伸展力量,公开限制共产党和人民力量在敌后的发展,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事件,掀起了抗日以来第一次反共高潮。

  在冀南区很多出现了共产党政权、国民党政权、日伪政权并存的复杂局面,且汪派势力日益扩大在,活动十分猖镢,一些汪派反动势力公开打出亲日反共的旗帜,使对敌斗争更加复杂。

  为建立、巩固、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巩固和发展共产党在敌后的抗日力量,1940年初,冀南区开始整党运动。强调在整党中,主要是清洗自首变节分子和阶级异已分子,对各级党组织成员,从工作、学习、组织性方面进行鉴定和必要的调整。当时冀南区党委主要领导对国内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认为又是一次四·一二苦迭达”(政变的意思)到来。为肃清汪派反动投降势力,他给冀南区所辖一地委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内战的暴风雨已经来临,现已在冀南落下了雨点。

   一地委处于平汉路以东、沧石路以南(1941年初石德铁路修好后,为石德路以南),滏阳河以北,全部是平原区,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包括赵县、栾城大部及束鹿、晋县、藁城三县南部、宁晋北部和正定、获鹿、元氏、高邑、冀县、深县部分地区。1938年3月,中共冀南省委成立,派李力、李克等人组成冀南一特委,到赵县、藁城、栾城一带活动,撤消赵藁栾中心县委,建立中共藁城县委。1938年4月,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成立,一特委组建了中共赵县、栾城县工委。七八月间,分别接受了冀中省委恢复组建的中共晋县、束鹿两个县委。之后,一特委改称中共冀南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当时一地委领导是:书记李力,副书记王泊生,委员:杨春华、张正身、李麟、杨枫、朱丰(牛妙亭)、李克、郑狄秋、王启光。

   2月13日,一地委为贯彻冀南区党委主要领导“迎接暴风雨”的信,在藁城县亿家庄村召开了藁城、栾城、赵元宁、赵县、正获五县活动分子会议,五县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一些区的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因会议内容秘密,特指派藁城县大队做会议的保卫工作。会议由地委副书记王泊生主持,地委委员、社会部部长朱丰等出席会议。会上王泊生原文传达了冀南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的信,分析了国民党顽固派在冀南区与共产党、八路军搞“摩擦”,破坏抗日斗争的情况和形势,指出抗日军民的困难处境。在讲到这次为什么要杀汪派时,他指出:蒋介石在四·一二”事件中杀了很多共产党人、工人、群众、革命志士,使革命受到了极大损失。现在,蒋介石、汪精卫同流合污、反共、反革命、反人民、破坏抗日,反革命的暴风雨即将到来,冀南已掉下了雨点。如果国民党和日军联合发动进攻,抗日武装在平原就无立足之地,只有上山打游击。为避免第二个“四·一二”事件在冀南重演,我们就要在敌人行动之前下手,对汪派进行一次大清洗,把他们斩草除根。接着,规定了各县大致要杀的人数和统一行动的时间,定于2月14日五县同时行动,并规定纪律:此事谁走漏了风声,就视谁为汪派,一起杀。

   2月14日,按照地委的统一部署,藁城、栾城、赵元宁、赵县、正获五县准时一齐行动。县委、县政府、县大队和各区的主要领导,带队行动,只要能进去的地方,有怀疑的对象就去抓。这一天,抓了不少人。这些人大部分是死心塌地的汪派汉奸走狗,但也有同情抗日、支持抗日的进步人士和一般群众,也有不公开身份的自己人。被抓的人,大部分不做任何审查,就地处决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五县特别是藁城县的气氛很紧张,局势动荡,秩序混乱,人心惶惶。一些真正的汪派人物设法逃跑,不是汪派,但为日本人做过事的也纷纷外逃或投降日伪,地富分子,地痞流氓东躲西藏,有些开明人士和群众远离他乡,投亲靠友。

  在“二·一四”事件中,由于藁城县党的基础较牢固,地委把藁城县作为重点县,藁城县行动最快,捕杀的人最多。据统计藁城县南部5个区就杀了100多人。虽然,被杀的绝大部分是罪大恶极的汪派汉奸走狗,但不能不看到:党内一些领导人对时局作了错误的估计,对中日民族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发生了动摇,认为国共合作已经破裂,党的政策已不是抗日初期的统一战线政策,所以对镇压汪派采取了强调数量,不看对象以及分配任务等方法,这样以来,使统一战线受到很大破坏,党和群众的关系受到很大影响。一些同情共产党、支持共产党的民主人士与共产党的关系疏远了;一些群众特别是持观望态度的群众对共产党的政策产生怀疑了,使党的工作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过左倾向,认真执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0年5月冀南区党委召开地、县委书记会议,安排部署了以“加强党的领导,纯洁党的组织,加强支部建设”为中心的整顿工作。6月,冀南第一地委、第一专署、第一军分区所属赵县、栾城、藁城(南)、晋县等县划入冀中区,与冀中的深(县)南县共同组成新的冀中第一地委、第一专署、第一军分区(不久改为冀中第六地委、第七专署)。地委继续领导各县进行整党工作,首先对所属各县领导机构进行调整整顿,同时张贴布告,对原冀南一地委进行的“二·一四”行动进行甄别。栾城县、藁城(南)县在晋县大尚村、小尚村举办党员培训班,学习《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目前任务》和《怎样发展和建设党支部》等,提高党员抗战的必胜信心和建设基层党组织的能力。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藁城(南)县全面贯彻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有力保证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路线的贯彻实行。“左”倾的彻底纠正,使全县抗战的一切有利因素团结起来,把不利抗战的因素孤立了起来,锻炼了干部,党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保持了抗日的领导地位。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3252053061/home?wvr=5&s=6cm7D0

 

新浪博客

http://i.blog.sina.com.cn/

 

网络能力秀

http://abc.wm23.com/houzhaohong

 

梧桐子我的家乡藁城

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gaocheng.html

Fingers(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