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四家”——盱眙王锡元

家乡区县: 江苏省盱眙县

王锡元(1824一?)字兰生,邑人。江苏盱眙人。清同治甲子科(同治三年,1864年)举人,乙丑科(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主事、淮安府里河同知。晚年寓居宝应。同治九年(1870年)任盱眙知县。

一、史学家——自费撰修《盱眙县志稿》

撰修县志是一个县记录历史的一项重要工作。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明代杨宗气也直言不讳地说:“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所以,各地历代都把修志当作大事。盱眙修志始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在漫长的岁月里,盱眙曾12次修志,平均70年左右修一次(张恩钤《盱眙历代修志考》)。清光绪年间由王锡元撰修了《盱眙县志稿》。

二、诗词家——名列清代诗词名人之列

王锡元自幼喜好读书,出类拔萃,同治甲子科(同治3年,1864年)举人,乙丑科(同治4年,1865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主事。王锡元文学功底深厚,尤攻宋词,一生写下数千首诗词,后经收集整理,编撰刻印成《梦影词》六卷问世。在“清代诗词名家名录”中,王锡元名列其中。在清代诗词名家名录中,有人所共知的满族词人纳兰容若,姓叶赫那拉氏,正黄旗人,纳兰明珠之子,名成德,字容若。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还有一位,就是我县人氏汪云任(汪梦棠)出资为其刊刻印书的浙江人氏王衍梅。当年汪云任在任三水知县时与王衍梅相识,很赏识其文才,后汪云任任赣州知府时,王衍梅已经过世,汪云任便拿出自己的积蓄为王衍梅刊刻诗集《绿雪堂遗集》六册二十卷,而汪云任自己的诗集、文稿却一直没有能够付印。正是因为汪云任为王衍梅的遗诗刊刻成书,才使其跻身清代诗词名家的行列。能够在清代诗词名家行列中见王锡元其名,可见,王锡元的诗词不仅在盱眙,而且在大清,也是有一定的位置的。
王锡元的诗词中以词为多。他的词清新淡雅、委婉动人,略带凄楚、令人遐思。

三、制谜家——著有灯谜大作《隅园隐语》

谜语又称隐语,让人根据字面说出其暗射的文字或事物,字面即为谜面,答案即为谜底。自古以来,人们经常用这种出谜面、答谜底的形式来活跃气氛、丰富生活。特别是在元宵佳节等节日欢庆之时,通常用猜灯谜的形式,使得节日气氛更加浓郁。通常认为“广陵十八格”是制作谜语的经典格式,即指: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卷帘、徐妃、寿星、粉底、虾须、燕尾、比干、钩帘、钓鱼、含沙、鸳鸯、碎锦、回文等谜格。自“广陵十八格”之后,不断增加,如《清嘉录》记谜格二十四种,《拙庐谈虎集》记谜格六十种,《谜格释略》记谜格二百余种,《增广隐格释例》记谜格多达四百零七种。人们在研究“广陵十八格”的时候,总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为淮扬谜史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两位盱眙人,这就是盱眙的两位杰出的制谜高手,一位是吴克歧,另一位则是王锡元。

王锡元制作的灯谜隐语数量惊人,在他逝世以后,又有两套书问世,一套是他撰修的《盱眙县志稿》由县志局重印,时间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王锡元诞辰80周年的时候。另一套是《隅园隐语》,是他制作的灯谜专集,时间是宣统己酉年(即宣统元年,1909年),是他诞辰86周年的时候,由盱眙紫藤花馆刊刻印行。这套《隅园隐语》共六卷,是在王锡元自制的一万五千余则隐迷中,由罗阶平等人择选约五千则合编为前四卷,后面附上宝应居福乾、居福济、居福升、毛起鸾以及古虞罗树桢、罗树榕,上虞罗焕藻等七人谜稿,合成六卷。这也是一件淮扬灯谜交流的实例。后来在扬州等地研究“广陵十八格”时,均以此作为重要的依据,故而在淮扬灯谜的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藏书家——盱眙王氏十四间楼的主人

在清代著名藏书家名录中,我们查到有王锡元的名字,并作词条解释为:王锡元,清盱眙人,字兰生。同治举人。室名“十四间书楼”。藏印有“盱眙王锡元兰生收藏经籍金石文字”、“盱眙王氏十四间书楼藏书印”、“乐与共晨夕” 等。

王锡元将《盱眙县志稿》撰修完成并付梓成书之后不久,便离开盱眙,举家迁往宝应寓居,这从再版刻印的《盱眙县志稿》序言中已得到印证。方尔谦在再版序言中说:“丁酉春,余在安宜见盱眙王公兰生”。“安宜”便是今宝应县城所在地,“丁酉”即为光绪二十三年。也就是说,光绪十七年(1891年)王锡元完成了县志的撰修,刊刻成本。六年以后,方尔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天,在安宜见到了王锡元公,此时王锡元已经74岁,王公将自己亲撰的《盱眙县志稿》赠送与他,从而使他萌生了再版的想法。因而,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盱眙县志局将《盱眙县志稿》再版刻印。至于王锡元离开盱眙,到了宝应之后的情况如何?原来在盱眙名噪一时的“十四间书楼”和数以万计的藏书何去何从?现在还不得而知,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寻研究。同时,也建议县政府能拨出专项资金,将王锡元的《梦影词》、《隅园隐语》、《盱眙金石志稿》,吴克歧的《犬窝谭红》、《犬窝谜话》、《惜玉楼谜稿》等,以及其他盱眙人的著书购进,充盈我县图书馆藏,莫让这些盱眙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疯子22(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