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 ),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名叫石维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三:食指先生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1]
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1955年,七岁的郭路生入学,三年级时写下第一首诗。
1964年,初中升高中失利未被录取。
1965年,开始创作《海洋三部曲》。
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幕,去农大附中途经农田时写出《鱼儿三部曲》第一部。
1968年,写出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1969年,与21名北京知青落户杏花村插队。
1971年,在济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写出《新兵》《架设兵之歌》《澜沧江,湄公河》等反映部队生活的诗歌。
1973年,2月退伍,抑郁寡欢,北医三院确诊其为精神分裂。
1975年,病愈,与李雅兰(李立三之女)结婚,七年后离异。
1976年,“文革”结束,创作《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又名《有这样的婚礼》,陈凯歌报考电影学院时以此诗为面试时的朗诵作品。
1978年,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创作著名诗歌《疯狗》。
1979年,写出《相信未来》姊妹篇《热爱生命》。早期作品在刊物发表。
1990年,进入北京第三福利院。
1992年,获荷兰诗歌节和英国一所大学邀请,因身体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
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华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诗魂郭路生》为题发表了林莽、何京颉、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
2002年,54岁的郭路生满含泪水,告别了居住20余年的福利院,回家了。[1-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